青少年即使经常摔交也极少骨折。但老年人则不同,有的即使轻轻的摔一下就会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摔交。
人骨有两种不同形态,外层骨致密叫做皮质骨,内层骨疏松,由网状骨小梁构成叫做松质骨。骨主要成分是钙盐、有机质。骨骼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分解旧骨,生成新骨。在青少年,骨骼生成新骨超出破骨速度,导致大量新骨积存,同时结构合理,使青少年迅速长高,并且骨质坚硬,富于弹性,所以不易骨折。进入老年后,骨胳更新过程发生了变化,破骨速度超出成骨,使骨皮质变旧,构成松质的骨小梁变细变少,骨质的流失带走了骨内的钙,使骨质变疏松。骨质疏松可能与老年人性激素下降有关。据统计,绝经期妇女与同龄男性相比,骨折发生率要高3~7倍。骨质疏松还可能与老年人进食少、营养不良、缺少运动、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有关。因为这些因素影响新骨的生成及钙在骨内的积存。
骨质疏松,使老年人的骨胳承受外力的能力减弱,所以轻微的摔交也容易骨折。另外,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使负重关节不够灵活和稳定,遇到紧急情况难以保持自身的平衡。常见的一些老年病,如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心肌梗塞、帕金森氏病等,会引起脑一过性眩晕而突然摔倒。此外,有些老人常服的降压药、降糖药、利眠宁等镇静安眠药,以及老人猛烈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和饮酒也都会引起突然摔交。
老年人摔交引起的骨折很多,通常发生在骨结构不够坚固的松质与皮质交界处,最常见的是挠骨下端和大腿根部的股骨。骨析后受伤部位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表现为疼痛很重,肿胀明显甚至出现畸形,活动受限,一动就发生难以忍受的剧痛,这种情况通常表明骨折断端移位,属不稳定骨折。另一种表现为疼痛不重,肿胀不显、患肢能活动,下肢还能行走甚至能骑自行车。这常表明骨折端移位不多或骨断端相互嵌插,此种表现,往往使患者及其家属麻痹大意,照常活动或按“伤筋”进行按摩,因此,招致骨折端移位或加重移位,使稳定骨折变成不稳定骨折,造成治疗困难。这样的例子,在临床并非少见。因此,凡遇到老人摔交受伤,不管受伤部位疼痛轻重,都应停止一切活动,就地设法采用衬垫好的硬板,将患肢受伤部位连同邻近的关节稳妥固定,然后送到附近的医院急诊。
老人骨质疏松,骨折常为粉碎性,愈合能力差。尤其老人常发生的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迫使老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容易引起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些老人即使骨折愈合也因患部固定时间过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造成患肢病废,甚至终生卧床不起。因此,老年人行走、活动、要特别小心,鞋底要轻而不滑,留神不被地下的障碍物所绊倒或滑倒。外出时当然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