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早期发现大肠癌?

生活科学2023-02-05 13:50:51百科知识库

怎样早期发现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大肠癌发生率较高。如在美国,大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在我国,大肠癌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4~6位,在胃肠道肿瘤中居第二位。

  大肠癌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结肠癌发生率在40~50岁后开始增高,75岁为高峰。直肠癌病人大约半数在60岁以上。大肠癌发展缓慢,早期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90%,而晚期仅20~30%。因此,在老年人中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肠癌更为重要。

  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全长约1.5米。直肠位于乙状结肠与肛管之间,长约12厘米。大肠的各部分皆可发生癌肿,以直肠最为多见,约占全部大肠癌的60%;其次是乙状结肠癌。这两个部位癌肿的发生率约占全部大肠癌的70~80%。大肠癌的症状与病变部位及肿瘤的大小有关。早期结肠癌可仅有大便潜血和大便习惯的改变,多不为人们注意。随着病变的发展,逐渐出现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粪便性质的改变。右半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和右半横结肠,较粗,肠内容物还是液体状态,尚有部分营养和水分在肠内继续被吸收。因此发生在右半结肠的癌还常引起消瘦、乏力、低烧、贫血等中毒症状,但较少发生肠梗阻。左半结肠包括左半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较细,肠内容物逐渐为固体的粪便,发生癌肿时较易发生肠梗阻。因此,不明原因的贫血或肠梗阻的老年病人应特别警惕大肠肿瘤的可能。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癌肿常表现为便血、粘液血便以及大便形状改变。位于直肠下段靠近肛门的病变常伴有下坠、排便急切和便意不尽的感觉,医学上称为“里急后重”,常被误认为肠炎、痢疾症状。

  预防和早期发现大肠癌应注意下面几点:

  (1)大肠癌的发生与进食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有关。高脂可能引起胆道内胆盐和胆固醇代谢的质和量的变异。而有人称为“第七营养素”的食物纤维,在结肠中起渗透作用,增加了粪便的体积和重量,从而稀释了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促进肠蠕动,减少了致癌物质与肠粘膜接触的时间,可以有效地防止结肠癌的发生。因此,中老年人必须限制高脂饮食,合理安排膳食结构,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量,预防和治疗便秘,减少致病因素。

  (2)有便血和大便习惯、大便性质改变者,即使有明确的较长期的痔或炎性肠病史,也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约70~80%的直肠癌位于肛门指诊可以达到的部位,只要患者和医生都想到大肠癌的可能,适时采用直肠指诊,就可以大大减少误诊。患者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讳疾忌医,自行按痔疮、肠炎等加以治疗。

  (3)有大肠息肉或慢性结肠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大肠息肉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被认为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有专家认为,绝大多数大肠癌起源于先前存在的腺瘤。也有人提出,大肠癌一般需要经过腺瘤期,然后再癌变,此过程一般需10年左右。定期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长期观察。

  (4)70~80%的大肠癌患者大便潜血为阳性,凡有大肠癌可疑症状者应积极做大便潜血检查,即使阴性者亦不应轻易否定,还应做结直肠的全面检查。

  (5)大肠癌术后的病人亦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癌、转移癌以及多发癌的出现。有其他癌肿以及大肠癌家族史者,胆囊切除术后者,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的病人,大肠癌发生率都较正常人为高,更应警惕大肠癌的某些症状。如有可疑,及时就医检查,才可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本文标签: 保健养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