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由于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胃镜所见及胃粘膜活检的结果有时并不一致,因此迄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有按病因、病变形态、病变部位分类的,也有按胃分泌功能及病理学分类的。目前临床上指的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慢性浅表性胃炎指胃粘膜有炎症细胞浸润外还有腺体萎缩,按腺体萎缩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表示腺体的萎缩数目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中度为原有腺体的1/3~2/3,超过2/3者为重度。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中有些人有症状,有些人无症状。常见的症状为上腹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多数与饮食及天气寒冷有关,进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重。另外,可有上腹饱胀、暖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老年患者由于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常无典型症状,或者同时患有其它疾病而掩盖了本病的症状。
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如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也可能与长期服用一些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有关,这些都能破坏胃粘膜的保护屏障。一些慢性病,如冠心病、肺心病等可以使胃粘膜瘀血,导致缺血、缺氧。
目前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可以治愈的,一般不会恶变,少数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转变为萎缩性胃炎。经观察证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稳定的发展缓慢而且难以治愈的疾病。极少数萎缩性胃炎可能发展成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这是因为老年人胃粘膜退行性变化,分泌功能和屏障功能下降;胃幽门括约肌松弛,幽门关闭不全,胆汁易反流入胃,时间久了也可以破坏胃粘膜的屏障;随着人的逐渐衰老,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体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有明显的变化,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反应腺体被破坏有关。
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粘膜活体组织检查来确定。本病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确诊后不要有精神负担,思想要乐观,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生活有规律,避免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轻型无症状者可不服药,有症状者可对症治疗。中度以上并有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要密切观察和随访,约每隔三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胃镜。轻度的可以一年至一年半复查一次。怀疑有癌变时要及早手术治疗。药物方面可服用维酶素、三九胃泰、香砂养胃九、胃气止痛丸等。由于萎缩性胃炎一般都是胃酸过低或缺乏,因此,对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甲氧咪胍、雷尼替丁等应慎用。疗程一般为三个月至六个月,有时可更长些、长期服药要注意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