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又称中风、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指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脑局部损害,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威胁生命的一种常见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和死亡率也相当惊人。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得这种病,致残者达半数以上。其特点是发病急骤,患者很快出现半身不遂(偏瘫)、失语和吞咽困难等症状。除少数患者由于病变范围小、病程短、治疗及时而康复外,大多数病人的一侧肢体都落下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或语言不畅的后遗症。
目前医学界认为中风的原因是由于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于脑血管而引起的慢性病理性改变。如果机体通过各种代偿机制以调节脑血管功能,病人一般不会出现中风。假如脑血管结构出现严重器质性损害,而代偿调节能力又陷于崩溃时,才突然出现偏瘫、失语等症。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双重性中风和少见性中风四类。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造成的急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细胞损害。此种类型最为常见,占中风的80%左右。根据发病原因、持续时间长短、损伤程度及愈后情况不同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急性小灶性脑缺血,无脑组织坏死,表现为短暂的运动或感觉障碍、眩晕、吐字不清等,不留后遗症。这种中风可以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能在24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脑血栓形成,是脑部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导致脑软化或坏死。脑血栓病程持续时间长,超过24小时,可有进行性加重,常在安静状态下起病,其发病及恢复均较缓慢,血压常不高。患者表现为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口眼歪斜、偏瘫、失语等。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引起阻塞,造成脑缺血,导致不同形式的脑细胞肿胀、水肿或坏死。多见于心肌梗塞、心房纤颤、风湿性心瓣膜病。多数先有一侧下肢栓塞病史,然后再突然发生脑栓塞。
出血性中风是指脑实质内小动脉破裂或渗血引起的颅内出血,发病率占中风的10%左右。根据出血部位,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脑出血是出血部位在脑实质的壳核、丘脑或小脑、脑干等。患者常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多在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有头痛、呕吐、一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也可在1~2小时内进入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常见原因是脑瘤、脑血管畸型,其次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频发呕吐、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双重性中风指脑组织中既有出血灶,又有梗塞灶,可以是同时发病,也可以是先后发生。病人往往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尤其是舒张压过高,并患有多次中风。
少见性中风包括夹层动脉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颈内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等,好发于40岁以下年轻患者。
中风是有先兆的。当出现头痛,手脚麻木,面部抽搐或肢体无力,手脚不灵活,如手握不住笔,拿不紧筷子,走路时下肢发沉,抬不起脚,拖着地或划圈等,则预示可能要中风,应及时就医。有些老年人表现为嗜睡、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也应意识到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当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痛、一侧肢体无力或感觉障碍及不良精神症状时,应考虑可能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由于大多数中风患者不能完全治愈,行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给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难,因此预防中风的发生尤为重要。本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方针,提出六条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高血压。由于中风病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发现高血压一定积极治疗,以推迟高血压病程的进展,可以防止出现血压长期过高引起的全身小动脉硬化、痉挛甚至出血。
(2)尽量限制脂肪的摄入,防止血液粘稠度和血脂增高,避免动脉粥样硬化。
(3)定期查体,包括尿糖和血糖检查。糖尿病是诱发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发现,就要严格控制饮食和糖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药物。
(4)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做到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这一点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
(5)骑车、行走要小心。老年人骨质疏松,外伤后易骨折,长久卧床,体重增加,易瞬发中风或直接引起外伤性中风。
(6)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样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利于促进睡眠、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
相信上述预防措施的积极推行,一定有助于更多的老年人摆脱中风疾病的威胁,使更多的家庭生活得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