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寂寞是老年人常有的一种心态,多是由于亲情、理解等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长期的孤独寂寞会造成情绪低落,精神紧张,感情压抑,严重影响着老人的身心健康。那么,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一,脱离社会生活易使老人产生孤独寂寞感。在城市,退休往往被认为是老年生活的开始。退休以后,老人每天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广泛的社会交往到范围狭窄的家庭小圈子里,从以大量的工作关系和社会关系为主转向以简单的家庭关系为主。这时如果老人常常闷坐家中,无所事事,那么孤独寂寞、空虚无聊等消极情绪就会乘虚而入,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
其二,家庭的变化易使老人产生孤独感。人到老年,大都希望儿孙绕膝,几世同堂。然而,现今社会中,小家庭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儿女结婚后大多与父母分开另住,这样,原先挺热闹的家庭突然变得冷冷清清。当劳碌半世的夫妇发现最终结局是“两手空空”时,孤独寂寞之感就会油然而生。倘这时再不幸丧偶,老人的孤独感就会更进一步加深,从而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
总之,人际交往的减少是老人产生孤独寂寞情绪的主要原因。除某些客观原因外,有些老年人保守、固执等个性特点也容易阻碍其人际交往,而且老年人的人际关系结构比较稳定,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与谁亲,与谁疏,已比较固定,往往不易结交新朋友。这些主客观原因,也使老年人的人际交往范围逐渐变小,从而产生封闭性心理状态。有的老人在社会上很少与人交往,在家里也不愿同亲人倾诉衷肠,使自己长期处于孤独寂寞的精神状态之中。有的老人甚至说,自己整天没个对话的人,像个哑巴,周围静得连掉地下一根针都听得见,心里感觉空空落落的,没有一点寄托。
孤独寂寞是精神上的“癌症”。当老人独居一室、向隅发呆时,当老人感到闲得无聊、无所事事时;当老人厌倦他人或感到他人厌倦自己时,无声的孤独寂寞之魔正在吞噬他的身心。有关学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消极、恶劣的心理状态。不单因为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会加速中老年人的衰老过程,而且它还是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病、消化道溃疡以及癌症的重要发病诱因之一。
到目前为止,关于人与社会隔绝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孤独的人看来比乐于社交的人更有可能死于心脏病。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克瑞斯蒂纳奥斯·戈伏博士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学校的杰费里·约翰逊教授记录了7433名瑞典人与家庭、朋友、邻居和同事的社会情况,他们把与社会隔绝最严重的那组人的死亡率同其他人的死亡率做比较长达6年之久,最后发现,很少进行社交活动的受实验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高于其他的人40%。
研究还证明,孤独可使人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麻痹,反应迟钝。如果让一个老人独自呆着,那么他的脑子将加速老化,并很快成为痴呆,加快衰老的进程。近年来,航天学家已发现,宇航员在万籁俱寂的太空封闭系统里生活,会得一种可怕的“恐寂病”,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国外有人发现,行动不便的老人独居于高楼时中,会发生明显的心理变态。另据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消极的生活方式,可使癌症发病率增加2~3倍。
孤独与寂寞无异于慢性自杀。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是一种不愿意孤独生存的生物。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丰富着自己生活的内容,总是自动地与社会广泛交往,用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人们怕孤独寂寞,因为孤独寂寞能使人陷入精神恐怖之中,给人一种空虚、可怕、似有灾难降临之感,产生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总而言之,孤独寂寞给健康长寿带来的危害已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然而,孤独寂寞并非不治之症。只要老人在发现自己存在孤独寂寞感的同时,有改变它的决心和愿望,孤独寂寞就会被征服。
心理学家为老人开了以下处方:
①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仍能关心集体,心系社会,参加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那么就可以消除那种因无所事事,因感到自己老而无用所带来的无聊、空虚和孤寂。在工作中继续发挥自己的能量,从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有所追求、有所寄托才是永葆青春的良方。
②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参加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娱和交际活动。老人可在清晨或傍晚和大家一起跳跳迪斯科、打会儿太极拳、下棋、打扑克等,使自己置身于情绪欢乐的群体气氛中,身心万虑俱除,很好地排遣心中的郁闷。有的老人可能不善交际,不适于参加群体活动,也可以通过读书、钓鱼、散步、旅游等活动,克服孤独寂寞感。
③加强修养,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多与人接触交往。有些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变得过分关注自己,好猜疑,好发牢骚,和谁都合不来,人为地使自己越来越孤独。如果老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这些不良变化,就要自觉地改变自己,凡事要看得开、想得通、放得下。乐天知命,才能知足常乐。与亲朋邻里相处,不可“斤斤计较”,甚至“锱铢必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些老人行动不便,不能远行,每天除了家人外,最方便接触的就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友好的邻居最能使你远离孤独与寂寞。
④学会移情法。相处多年的老伴去世,或发生意外挫折,可使老人心理上长久地陷入困境,不断追溯痛苦的往事,处于悲哀之中,难以自拔。这种情绪是产生孤寂的前兆。这时,老人应理智地认识所面临的变故,认识到无可挽回的事实,在亲友的帮助下,把自己的注意力尽量地转移到新的事物上,使心灵的创伤得到缓解和平复,逐渐用欢乐的情绪代替悲哀和失望,赶走孤独。
⑤采用疏导法。当老人情绪郁闷,感到孤独时,要主动去找信任的朋友聊聊天,倾诉自己的烦恼和郁闷。当感到有人理解自己时,孤独感就可以消除大半。
孤独寂寞是囚锁精神的樊篱,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克星,愿老人们能够正视现实,战胜自己的弱点,走出孤寂的误区,去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寻找新的位置,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