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

医药知识2023-02-02 18:52:58百科

合欢花

概况

异名:夜合花(《本草衍义》),乌绒(《雷公炮制药性解》)。

基源: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的花或花蕾。

原植物:合欢Albizzia iulibnssin Durazz.

余项参见“合欢皮”条。

生药

采集:6月花初开时采的花,商品称合欢花;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商品称“合欢米”,除去枝叶及杂质,晒干。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苏、四川。

鉴别

性状: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7~10m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以色黄棕、梗短者为佳。

显微 花粉末灰黄色。 ①非腺毛单细胞,长81~447μm,直径8~16μm,壁较厚,表面有疣状突起,有的可见1~2菲薄横隔。 ②草酸钙方晶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3~31μm,含晶细胞成群或数个纵行排列。 ③复合花粉粒呈扁球形,为16合体,直径81~146μm,中央8个分体排列成上下交迭的十字形,其余8个围在四周。单个分体呈类方形或长球形,外壁几光滑。 ④花丝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平直,具纵向弯曲的细条状角质纹理。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鲜花香气挥发性物质中含25种成分,有单萜烯3种,芳烃1种,烯烃1种,含氮化合物2种,含氧化合物18种。主要成分为反-氧化芳樟醇(呋喃型)、α-罗勒烯、顺-氧化芳樟醇(吡喃型)、芳樟醇、异戊醇和4-戊烯-2-酮等。

参考文献

分析化学 1988;16(7):585。

本文标签: 合欢花  药性  临床应用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