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牡蛎肉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蛎黄(《纲目》)。
基源:为牡蛎科牡蛎属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的肉。
余项参见“牡蛎”条。
生药采集:全年采收,拾取后,取肉鲜用。其养殖见“牡蛎”条。
化学性质近江牡蛎与大连湾牡蛎含糖元63.5%,牛磺酸(Taurine)1.3%,10种必需的氨基酸1.3%,无机盐(Cu、Zn、Mn、Ba、P、Ca)17.6%,?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3594.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入赘孰?Gluiathione),维生素A、B1、B2、D及F(即亚麻酸和亚油酸)。含碘1~11.53ppm(干重)。脂类中含一种糖脂,其糖由2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岩藻糖构成。另有一种鞘类磷脂(Sphingolipid),含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岩藻糖)22.0%,氨基己糖(Hexosamine)7.26%,甲基戊糖(Methylpentose)10.45%,磷0.47%。另报道长牡蛎的脂类物质中含甾醇,它的氢化产物似为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1,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32。
[2]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 19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