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各地都有,但种类不同。作为药用,医方多取乳梨、鹅梨。乳梨产于宣城,皮厚肉实,味道很美。鹅梨在黄河南北各州郡均有出产,皮薄多汁,味道较差,它的香气则胜于乳梨。其余的如水梨、消梨、紫糜梨、赤梨、青梨、茅梨、甘棠梨、御儿梨等,虽然品种很多,但都不入药。有一种桑梨,只能用蜜煮以后食用,可治疗口干渴,但不能生食,否则寒凉伤脾,对身体不利。又有一种紫花梨,可疗心中烦热。唐武宗曾患此病,许多药都不效,后来青城山的邢道人用紫花梨绞汁让唐武宗饮用,于是疾病痊愈。唐武宗又派人寻找这种梨,没有找到。忽然常山郡发现有一株,于是进奉朝廷,唐武宗就能更多地食用这种梨,对解除心烦、燥热极有效。年长日久,这株梨树干枯死去,因没有再栽培,现在的人就不可能吃到梨子。李时珍说:梨树高二三丈,叶片呈尖形,光亮细腻,叶边有细齿;二月开花,色白如雪,若三月没有大风则结出的果实一定很好。所以古人说,“上已有凤梨有蠹,中秋五月蚌无胎”。贾思勰说梨核每颗有十多个子,播种后只有一两个子能结梨,其余都结的是棠梨,这是一种不同的说法。梨的品种很多,必须用棠梨、桑树嫁接,那么结的梨才又早又好。梨有青、黄、红、紫四种颜色。乳梨就是雪梨,鹅梨是绵梨,消梨就是香水梨,都为上等果品,可用来治病。说御儿梨就是玉乳梨是错误的。大概好梨多产在北方,南方只有宣城的梨较好。现在北方人将梨在树上包裹,过了冬天才摘,也是收藏的好方法。
梨实:味甘、微酸,性寒,无毒。多吃令人寒中萎困。患金疮、乳妇、血虚者,尤其不可食。
主治热嗽,有止渴之功。将梨切片用来敷贴烫火伤,可收止痛之效,并可防止伤口溃烂。可治热邪内停,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还可解丹石热气、惊邪,有通利小便之功。梨能除贼风,止心烦,平气喘,疗热狂。将梨捣碎,取汁饮用,可涌吐风痰。孟诜说:突然中风不能言语的人,可将生梨捣烂,取汁频饮服。对胸中热结,痞塞不通者,尤宜多多食用。李时珍认为:梨可润肺清心,消痰降火,解除疮毒、酒毒。
梨花:李时珍说:可去除面部黑粉滓。
梨叶:主治霍乱吐利不止,用梨叶煮汁饮服。煎梨叶服用,可治风证。可治小儿寒疝。将梨叶捣汁饮服,可解除食菌而致的中毒。
梨木皮:李时珍说:可解伤寒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