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因其轻扬升散,有向上向外的趋势,所以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肺为五脏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风阳上扰清空,则头晕头痛,或目赤涩痛。风邪犯表则营卫失和,腠理开泄,症见汗出、恶风、发热或身痒身痛。
(3)善行数变:因其善行,故表现为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如“行痹”、“荨麻疹”、“风疹”等,或痛无定处,或瘙痒此伏彼起。此由卫气与风邪相搏,游行于肌肤肢节经络之间所致。
因其数变,故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如“中风卒倒”和某些急性热病,往往都兼挟风邪,所以才起病急骤,变化多端。
(4)风性主动:因其动摇不定,故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这是由于邪伤营血,筋脉失养,以致肝风内动,如“流脑”、“乙脑”等等,多属热极生风。若风阳上扰或血虚而筋脉失养,则表现为眩晕、卒倒、半身不遂、舌强舌歪或舌颤、振掉、痉挛等等,例如“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等病。这属于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总之都有风邪动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