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心得(787字)、《西方将主宰多久》读后感(853字)、暗店街(813字)、科学家小故事读后感(851字)、六年级大逃亡读后感(811字)、对与错—学习“八个学习习惯”有感(835字)、谈生命读后感(830字)、一曲红楼万声叹息(793字)等800字左右的初中三年级优秀读后感8篇,供您参阅。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心得_800字
哈利波特是一个不平凡的孩子。出生时就烙上了誓与黑暗力量作斗争的标志——额头上有一道形如闪电的余痕。在心狠手辣的伏地魔摧残之下,哈利的父母双亡,他被姨夫收养,度过了一个饱受欺凌的童年——姨夫和姨妈凶神恶煞,他们那娇惯的儿子——混世魔王达力,则常常对哈利拳脚相加。哈利的“居所”是位于楼梯口一个又暗又小的储物间。
在哈利11岁生日那天,发生了一件改变他的命运的变化,信使猫头鹰送来一封神秘的书信,邀请哈利去往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学习。在霍格沃茨学院他认识了与他形影不离的赫敏与罗恩。他们一起努力保护魔法石。在重重障碍中,罗恩倒下了,赫敏返回了入口。哈利独自一人与伏地魔顽强抗争,最后捣毁了伏地魔的美梦,获得了大家的尊敬。
故事虽然是发生在一个虚幻世界,但是,故事里所蕴含的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海格的保护,哈利怎能摆脱德思礼一家的阻挡,顺利地进入霍格沃茨?如果没有赫敏的机智与罗恩的敢于牺牲,哈利怎能通过一道又一道难关,打败伏地魔,拿到魔法石?……这一切都在教育我们:生活中我们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他人对我们的关怀与爱护才使我们成功。哈利波特要是只身一人,没有朋友,没有支持,他能独自打败伏地魔吗?答案是否定的。
福楼拜的名言警句正是对哈利波特的真实写照,他面对困难不低头,反而勇敢的去面对,征服它。我们要向哈利波特学习,做一个正直、勇敢面对困难、藐视困难的人!胜利永远是属于坚韧不跋的人。
书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每一次的结局都让人如此意犹未尽,拍案叫绝.正是这样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才会把魔法故事写的如此真实。哈利的忠诚、勇敢、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无一不深刻地存留在我的思想中。
读了这本书后,使我懂得了在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关怀;并且我相信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正义将会是永远的胜者!
成语混世魔王:《西游记》中的一个妖怪。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又如:曹操决不是一个以残破天下为乐的混世魔王。
成语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又如: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秦牧《虾趣》
《西方将主宰多久》读后感_800字
文/朔翎
断断续续的读了一部书《西方将主宰多久》伊恩莫里斯所着,篇幅较长,论述比较详尽。从地球大爆炸谈起,一直到现代局势,纵论东西,囊括中外,比较客观的描述了人类社会的整个进程,同时对于东西方交替领先做出了独特的分析。
其中最为独特的就是作者提出“社会发展指数”,对整个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进行了量化,从能量获取、组织能力、作战能力、信息技术四个方面,概括性的展示了社会的发展程度。
按整个时间顺序来看,社会的进步来源于懒惰、贪婪和恐惧,而并非是自由意愿。这个结论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技术的积累,只有经过长期的基础性积累,才能在偶然的懒惰和贪婪激发下,有了社会阶段性的进步。书中坦言,18世纪的补锅匠催生了燃煤发动机,瓦特也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挥了自己创造发明的灵感。从铁到成型为锅,补锅匠把铁锅封闭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只有这个积累,才能酝酿出伟大的蒸汽时代。在我看来社会的进步来源于技术的积累和关键性的人物。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核心地区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转变。这个改变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文明往往发源于大河流域,蒸汽时代就会比较局限于煤炭丰富的地方,后来由于技术的改进,能够将化石燃料的能量转化为动力,由此突破了距离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及至现代社会,核心地区逐步变为有人才优势科技优势的地区。
回归到作者的主题上来,他认为文艺复兴促使了欧洲的航海革命,伴随着欧洲人的探险,世界逐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由于西方社会率先独立的完成了工业革命,所以决定了世界的统治权把握在西方。东方社会也没有一味的固守愚昧,而是扩大了与外面的交流,整个世界进行着密切的贸易往来,这种国际资金流动是全球和平的最大保证。
整本书涉及了历史、政治、经济诸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引用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就其内容来讲并不是为了回答西方将主宰多久,更像是剖析造成东西方差距的原因。如果历史的长河看作一条跑道,那么东西方两个选手便是在参加长跑,过程中交替的领先对方,究竟谁先到达终点,不仅要依靠体力,更要依靠策略。
暗店街_800字
“黄昏时分,一个小女孩跟随她的母亲从海滩上回家。她以为还想再玩,就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她离去了。她已经拐过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象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吗?”
你也在读《暗店街》。
“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象这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在暮色中消失吗?”。
就是这句话,在你文字里看见的时候,觉得非常的熟悉。摸索到隔壁房间门后的书架上(搬过来,就一直没装灯),借着打火机的一点亮,翻开《暗店街》的最后一页,果然是书尾的最后一句话。
《暗店街》,一个网友跑遍无锡全城的书店,才从一个小店的角落里找到,手上这本书,淘自师大外的旧书店,仅仅十一万六千字,却是一读再读。
莫迪亚诺的风格和村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纤细、淡雅,如下午时候投射在西墙上淡灰色的树影,摇曳令人目眩,消逝无声无形——《暗店街》,真的是一本心境老时、苍凉时,在极至的寂寞里展页徐读的书。
喜欢手上这本旧书封面的颜色,淡的紫色。
我们因何而忧伤?
因为生命的无常变化,因为想要把握的抓在手里的美好总是轻易的被断送,被掠夺,而始作俑者或许正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明白的时候,一切已经再也回不来。
在暗夜街里,处处充斥着这样的情绪,每一个人,每一个场所和时空,无论怎么切换和割裂,总是孤单的。所有的人正象孩子手中的气球,被流光逐渐的充满,逐渐的膨胀,孩子抓不住手中的气球,于是它们飘散开去,融进茫茫的暮色。
他穷尽自己的后半生,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只是为了寻找来时的方向,在已逝的时光里捕获线索和片段,拼凑被遗忘的自己。当一切逐渐了然于胸,他发现自己置身于暗店街上,在黄昏里,除了手上捏着的破旧用来记录线索和通讯方式的笔记本、除了颦眉而泣的旧时女子的照片,一切已经消逝。
天渐渐的暗下来,黑暗从窗子里摸进房间然后慢慢渗透到房子里边去,我没有开灯,仿佛置身在暗店街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认识我或者记得我,我点着一支烟。
成语始作俑者:始作俑者[shǐ zuò yǒng zhě],意指俑,古代用来殉葬的人偶。“始作俑者”指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孔子认为虽然用假人陪葬,在意念上实在仍与用真人陪葬无异,所以指责最初发明俑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後用“始作俑者”比喻首创恶例的人。[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後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典故]“始作俑者”的“俑”,指的是古代用来殉葬的人偶。“始作俑者”则是指发明以俑陪葬的人。在殷周时期,贵族或有身分地位的人,死後往往会以活人陪葬,例如春秋时的秦武公,死时陪葬者多达六十余人,秦穆公死时陪葬者更多达百余人。後来,以活人殉葬的风俗逐渐被废除,改以木制或土制人偶取而代之,即所谓的“俑葬”。孔子对於这样的习俗极为厌恶,他认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其实与用真人陪葬没有差别,都是非常残忍的,所以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後乎!”就是指责最初那个发明以俑陪葬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後来孟子向梁惠王谈为政之道时曾引用孔子的这句话,他说:“大王您自己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人民却面有饥色,饿倒路旁,这跟带领野兽吃人有何不同?野兽相食,人民尚且觉得厌恶,为民父母者却率兽食人,这样如何为民父母呢?对於以俑陪葬这样的行为,孔子都因俑太过於像人而加以严厉指责,更何况您是真让人民活活饿死啊!”在此,“始作俑者”仍是指最初那个发明以俑陪葬的人,後来“始作俑者”则被用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如清人张潮《虞初新志·卷一·姜贞毅先生传》引魏禧语:“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意思是说,“廷杖”、“立枷”这样的刑罚,即使是秦代都没有,发明这种残忍刑罚的人,真是罪大恶极啊!
成语异曲同工: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意指曲调虽异,但演奏的技巧造诣却相同。比喻不同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後用“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作法收到同样的功效。语本唐·韩愈〈进学解〉。[源]唐·韩愈〈进学解〉(据《全唐文·卷五五八·韩愈》引)沈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於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典故]“异曲同工”原作“同工异曲”。“曲”指曲调,“工”指巧妙。韩愈是唐代的著名文人,他精通六经百家,崇尚儒学,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其登进士第後,曾任国子博士、监察御史等职,却因直言敢谏,屡次被贬,久久不得升迁。韩愈自认才高,不应受此待遇,因此作〈进学解〉一文自嘲。文中叙述一日国子先生教诲学生说:“学业要精进,就要勤勉;学业之所以荒废,就是因为嬉戏。”学生却回说:“老师您如此勤勉向学,作品的旨趣,及得上《庄子》、《楚辞》的宏肆深奥,写作技巧也如同《史记》般丰富,能力比得上扬雄、司马相如等人,虽然风格不同,但是技巧造诣是一样的高明,内容丰富,文笔豪放。您如此努力,却屡次被黜,官运不顺,自己都该好好想想,干嘛还训示别人!”文中的国子先生即韩愈自称,韩愈藉着别人的口吻,宣泄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原用以自嘲。後来“异曲同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原用来比喻不同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後则用於比喻不同的作法收到同样的功效。
科学家小故事读后感_800字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科学家经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成功的事情。这本书既给我了知识,又教育了我,比如诺贝尔拼命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阿基米德到死还想着帮人们解开未解开的难题的品质等。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牛顿和李时珍。
牛顿是一个近代科学历史上的经典的物理学的大师,他曾发现了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他还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对光的分解研究,打开了近代光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对以后人们研究光时作出了很大的帮助。
李时珍三四岁就开始学习察看植物,红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的植物他都要弄清楚,等李时珍长大后发现,旧本草书里有许多错误,于是他下定决心把本草重新整理,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于是,李时珍翻山越岭,到深山去采集药物。李时珍在进行收集整理本草刚目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有一次采集的所有资料都丢掉了,但是他没有灰心,一点一点的又从头再来。为了分清各种植物的药用功能,采到的药物他都要亲自尝一尝,有好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还有,李时珍的家乡出产一种靳蛇,又叫白花蛇,身上有24块斜方块,白花蛇可以治病,是一种祛风湿的好药,李时珍想尽办法捉来了一条白花蛇,为了试验效果,李时珍让这条白蛇咬了一口,差一点没了命。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又试着尝试各种草药上千种,例如,曼陀罗花,李时珍为了试验这种花的麻醉作用,就在自己身上试一试吃了这种花是不是会麻死人,当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经过了很多次的试验,李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刚目》的修订,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还附有1160幅插图,还增补了374种新药。从李时珍的身上,我感到古人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古人,感谢李时珍的《本草刚目》,它真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啊。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在学习上不退缩,不怕苦,不怕累,不要遇到困难就往后退,要多向其他的同学学习,要细心,要有信心,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有进步。
成语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如: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又如: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清·李渔《怜香伴·蹴居》
成语可想而知: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如:宋·王楙《野客丛书》:“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壮,可想而知。”又如:你想日本人练陆军把东三省地图当作功课,其用心可想而知。——清·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
六年级大逃亡读后感_800字
前几天,我读了《动物大逃亡》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要保护动物,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露朵和汉斯是动物管理员的孩子。他们从书中看到,在野生动物乐园中,动物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而自己家动物园中的动物却天天被囚禁在笼子里,闷闷不乐的,还整天遭到游客的戏弄,他们觉得很伤心。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半夜“越狱”游玩看到露朵落在园中的书。所有的动物都被书中的图片打动了,他们决定偷走笼门钥匙,来一次大逃亡。可动物的逃亡搅乱了城市的秩序,为了能与人类和谐相处,动物们决定成立劳动委员会,帮助人类工作并赚取工资,可事情并不顺利。最终,动物们又回到了动物园。就在这时,露朵一觉醒来,发现这只是一场梦罢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香蕉被剥开的一瞬间,里面的东西撒了一地——碎片、沙石和钉子。”人们在到动物园参观的时候,看到这些动物很好玩,就会用一些吃的喂它们。这倒没什么,不过人们为了让自己高兴,那这些食物不断的戏弄动物。笼子里的动物们既伤心,又愤怒,而笼外的人们却指着那些动物哈哈大笑。
读着读着,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假如有一天我们被关在了动物园的笼子里,特别的饥饿,猴子戏弄我们,拿事物在我们眼前晃悠,我们却够不着。不一会儿,一头狮子把我们赶出来,让我们表演,我们钻火圈,不小心被烧到了,疼痛难忍,那头狮子用鞭子抽打我们,嫌我们表演的不好……你们肯定会认为这很残忍,可动物们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也许这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动物的痛苦。世界上的这些动物虽然还剩下了几千只几万只,甚至更多,没有完全灭绝。但是,照人类这样继续伤害动物的话,这些动物会永远消失在地球上的。地球上就只会有人类这一种生物,这个已经没有了动物的世界则会变的孤单而寂寞。到那时,现在的世界就只会变成美好的回忆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爱护动物,共同要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成语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如: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又如: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成语受益匪浅: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对与错—学习“八个学习习惯”有感_800字
人生是一张变幻多端、疑难重重的试卷,每一道题都会使我们面临困难的抉择,或对或错,那都会成为我们吸取经验的一页。一路上,带着无数次错误的经验,无数次在错误中觉醒,一步步走向对的那头……
在学习“八个学习习惯”中,整理错题集的习惯令我受益匪浅。数学是我最不擅长的科目,看到那一连串复杂的数字和令人烦心的公式就令我懊恼到了极致。“一步错,步步错。”数学老师说得对,在解答一道数学题时,算错了一步,就会全军覆没。在学校的鼓励下,我开始坚毅地面对数学的错题。在每一次练习和作业中,我把所有错题都抄在了笔记本中,请教同学或老师把它解答出来。每一次把错题重新解答正确后,我都会有一种难以言清的满足感。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犹如施展魔法一般奇妙。
在一次月考中,题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但是无论我怎么想也还是找不到证明全等的条件。最后,那道题被打上了一个鲜红的叉号。老师在课堂上仔细的剖析了整道题,它需要一步步的利用已知条件求出证明全等的条件,最后才证明全等。我把每一步解答步骤都记在了错题集里,那本错题集里满满的题目,包含着我从错误走向正确的努力。
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习惯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期末考试的数学试卷上大部分题目对于我来说都记忆犹新,和错题集的题目几乎相同。虽然条件和数据都变了,但原理还是一样的。一张大大的卷子,我做得满心欢喜。最后的分数,让我激动得热泪涟涟。从错误走向正确,也让我从失败走向成功……
每一本错题集都被我小心的珍藏着,那是我曾经的错误,但绝不是耻辱。相反,它们是我终生受益的警示和逐步累积的经验,它们给我铺设了一条漫长而平坦的路,把我引向对的终点,引向成功的堡垒。
“八个学习习惯”告诉我,人生不怕留下错误的印记,只怕没有吸取对的教训;“八个学习习惯”劝诉我,铭记所有的错误,才会有机会让“对的”住进你的记忆里;“八个学习习惯”提示我,学习中、生活中总会有对与错的并存,只要勇敢越过错误的障碍,“对”就会在不远处守候着你……
成语全军覆没: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如: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又如:太监郭敬监军,诸将悉为所制,师无纪律,而宋濂朱冕全军覆没矣。——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成语记忆犹新: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如: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又如:恭王因为皇帝的告戒,记忆犹新,在这些加官进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谈生命读后感_800字
流年似水,好一个隽永的比喻!
人们曾为生命无数次地寻找比喻,可冰心先生却以为这些比喻都不如水和树来得贴切。如水、如树的心境,或坚毅、或隐忍、或飘逸、或豁达,总是如其一般,清新飘逸。
读冰心的散文,总感到一种惬意,一种心旷神怡,继而恍然大悟。在她的《谈生命》一文中,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生命似水,它总是那样的蓬勃有力,孜孜不倦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踏着坚定不移的步子,享受着一路上它所遭遇的一切,完成着自己的生命历程。因为有目标,所以不论面对什么,它总是坦然——遇到峭岩前阻,他用自己的身躯磨平横棱继续一泻千里;面对夹岸的桃花,它并没有被诱惑,停滞不前,还是那么地坚定不移,一如既往。
坦然看生活,正是对流水一生极好的诠释,我们人类,也应如此。
许多的事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我们不必计较,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铭感我们的博大,千万不要因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错过了更好的机会。记住逗留在大山的巍峨壮美中,我们将错过大海,走过去,将是另一番浩瀚壮阔的景致;逗留在大海的波澜壮阔中,我们将错过大漠,走过去,广阔无垠的沙海更震撼人心;逗留在大漠的黄沙热浪中,我们将错过森林,走过去,我们将领略森林的深邃之美。
生命如树,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它才会长成参天大树,为人遮荫蔽凉,用自己的树叶,肥沃养育自己的土壤,他懂得奉献和感恩。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可我们曾回报吗?我们常说:“施恩是向人间散播善良的种子。”那么,回报不就是这些种子开出的芬芳的花朵吗?也许它毫不起眼,但却可以使曾经播种的人向另一个人发出爱的呼唤,而回报就是最美丽的回声,也许它微乎甚微,但可以使人感到欣慰。
这就是冰心带给我们的“生命”,请记住,坦然、回报、奉献是它最好的诠释。
成语斤斤计较: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如:《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又如: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朱自清《说梦》
成语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如:《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又如: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_800字
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的时候曾经说过:“《红楼梦》的可贵不仅在于文学价值的高深,更是因为《金陵十二钗》唱出了封建末期女性的觉醒。”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是那样世态炎凉,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黑暗的形成根源即是阶级的不平等,人性的不纯真,更是性别地位的不公正。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这所有盛大繁华掩盖之下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重重悲剧。那样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有纯洁善良的心灵,有感动世间的美丽,有字字珠玑的词工,却只能在那个被成年男子控制之下的凄冷社会里唱出一曲又一曲的悲歌: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李纨;远嫁的探春;孤守青灯泥佛的是惜春;含冤而死的是可卿;跳井而死的是金钏……这样的红楼,这万般叹息,是为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而潸然泪下的感慨,对这个人情冷暖世间的无情的鞭笞。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这叹息不仅是对大观园里所有女性的怜惜和同情,更是为女性觉醒而高歌的铿锵之词。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温柔富贵乡”里有钩心斗角,有凶残强暴,有尊卑之分;在这样“烈火烹油”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清新的形象,不为世俗所染,用高洁的姿态冷眼旁观。而林黛玉便是这些鲜活形象的最好代表,这个世界仙姝在寂寞林——大观园里既是主又是客,这特殊的地位使她清醒地看到世间的各样清寂,大观园“游丝软系飘香榭”的热闹在她眼里只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惊寒。所以她会认识到自身的可贵,会为自己贞洁的爱情而努力,所以她会在听到曲中唱词“如花美春,似水流年”的时候仿佛置身凡尘之外,为女性的尊贵而动容。这样的红楼,这样的万般叹息,将世间生灵的觉醒寄寓于一园之中,却让人们看到燎原星火带来的欣喜。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曹雪芹用尽沧桑的双眼,墨香四溢却又锐利的笔尖在这红楼集积所有情思,感叹了黑暗与觉醒,道尽了那个世界的种种流连……
成语钩心斗角:钩心斗角[gōu xīn dòu jiǎo],意指形容宫室建筑的结构精致巧妙。语出唐·杜牧〈阿房宫赋〉。後用“钩心斗角”比喻诗文的布局结构精心巧制,争奇斗胜。亦用於比喻竞斗心机,刻意经营。[源]唐·杜牧〈阿房宫赋〉(据《全唐文·卷七四八·杜牧》引)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典故]杜牧(西元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朝京兆人。个性刚直,诗风豪迈不羁,文章纵横奥衍,多切中经世之务,在晚唐的成就颇高,时人称为“小杜”,以别於杜甫。着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宫赋〉、〈泊秦淮〉等。因生活在内忧外患的晚唐时期,一直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以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典源内容描写秦始皇时,认为咸阳城人口太多,秦宫太狭小,於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劳力和金钱,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建造了阿房宫,规模富丽堂皇,是秦朝最大的宫殿。而唐敬宗在继位後,也广造宫室,致使天怒人怨,所以他写了这一篇〈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例,借以讽喻当世。秦朝阿房宫占地有三百多里,楼层高度足以隔离天空和阳光,从骊山北面开始,蜿蜒向西,一直到咸阳。五步就有一座楼,十步就有一座阁;绵亘曲折的走廊,有如缦帛的回环;那高翘的檐牙,像啄食的鸟喙;顺着地势的高下,构造彼此重叠交错。盘回曲折,像蜂房,像水涡,高耸直立,不知有几千几万个院落。深邃幽远、高高低低的建筑,常让人分不出西东;宫中的景色也常让人不知身在何处。在一天之内,同一个宫殿之中,气候却大不相同。後来“钩心斗角”被用来形容宫室建筑的结构精致巧妙。在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咏物诗》所云:“近时诗家咏物,钩心斗角,有突过前人者。”这几句中,已非原来的用法,而是用於比喻诗文的布局结构精心巧制,争奇斗胜。在其另外一篇《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象棋》说:“夫救彼正所以固我也,钩心斗角,更难于二人对局者。”则是转为比喻竞斗心机,刻意经营的意思,也就是现今常用的意义了。
成语世态炎凉:世态炎凉[shì tài yán liáng],意指“世态”,指世俗情态。语出唐·吕从庆〈偶兴〉诗。“炎凉”,即冷暖。语出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世态炎凉”比喻世俗情态反覆无常。[源]唐·吕从庆〈偶兴〉诗(据《全唐诗外编·补逸·卷一五·吕从庆》引)吾亦陶彭泽,从来懒折腰。焚香怀落落,对酒意嚣嚣。世态云多幻,人情雪易消。最佳猿共鹤,闲里日相邀。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据《全唐诗·卷四二五·白居易》引)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典故]“世态炎凉”系由“世态”及“炎凉”二语组合而成。“世态”是出自唐·吕从庆〈偶兴〉诗。吕从庆是唐汴州大梁人,字世膺,号丰溪渔叟。在他这首〈偶兴〉诗中,“吾亦陶彭泽,从来懒折腰”。他自比为陶渊明,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闲时焚香、饮酒,是如此潇洒自然,无欲自得。世俗情态像云一样变幻多端,人情也像雪一样容易消失不见,还不如与猿、鹤为伴,隐居不仕,逍遥自在。“炎凉”则是出自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本来“炎凉”一词早在南朝齐·谢朓〈同羇夜集〉诗中就已出现:“积念隔炎凉,骧言始今夕。已对浊尊酒,复此故乡客。”不过此诗中的“炎凉”是指夏秋,“隔炎凉”是指隔了一年,而在白居易的这首诗中,“炎凉”是指冷暖,比喻小人的态度就像季节的转变一样,忽冷忽热,反覆无常,才是後来“世态炎凉”的意思。“世态炎凉”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世俗情态反覆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