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而得名。
商代末期, 为纣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史称“微子城“。
西周为“郭国“领域。春秋战国时属齐国。
秦始置县,名聊城,属东郡。两汉仍属东郡。
三国时属魏国平原郡,晋代属平原国。
南北朝时,初属魏郡,后属北魏平原郡,为平原郡之治所。
隋开皇三年(583年),平原郡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王城置博州,遂属博州。大业初年博州撤销,改属武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博州,辖聊城,以聊城为其治所。唐天宝元年(742年),为博州博平郡领。天佑三年(906年)后,曾一度改为聊邑,但隶属未变。
后晋及宋代至金,均属博州,皆以聊城为治所。
元代,设东昌路总管府,聊城隶属之,并为其治所。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东昌路为东昌府,为其治所,县为府领。
清承明制,归属如旧。
民国一年(1912年),改东昌府为济西道,辖聊城。
民国2年改济西道为东临道,为其属县。
民国15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纪念抗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范筑先,改县名为筑先县
,属鲁西行署第四专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改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
1949年撤销筑先县恢复聊城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