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燃冰?

安健环2023-02-11 21:45:16百科知识库

什么是可燃冰?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世界各地的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以前从未给予充分重视的新能源——可燃冰。还是在1974年,美国地质工作者在海洋中钻探时,发现了一种看上去像普通干冰的东西,却意外地被点着了。冰居然可以燃烧,于是就有了“可燃冰”这一形象的名称。随着地球上人类可采的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减少,许多国家已把“可燃冰”作为后续能源进行开发研究,并取得可喜成绩。
“可燃冰”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冰,而是一种由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真正的名称是“天然气水化物”。当它从海底被捞上来时,具有冰的外形,但很快就成为冒着气泡的泥水了,而那些气泡就是甲烷气。据研究测试,1立方米固体“可燃冰”能释放出200立方米的甲烷气体,是地球上石油、煤炭等能源的良好替代物。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可燃冰”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低温和高压,因而主要存在于冻土层中和海底大陆坡中,且蕴藏量巨大,保守地估计是石油储量总和的两倍以上,只要开发得当,完全可以取代石油和煤炭。然而,开发“可燃冰”非常危险,由于水化物是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一旦脱离地下和海底,气化造成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出若干倍,且开采时还会导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释放。由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释放过程中一旦失控,难免酿成灾难。目前,起步较早的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进人“可燃冰”的初级开发阶段。我国有关专家则在实验室内人工合成了“可燃冰”,并对存在“可燃冰”资源的青藏高原冻土层以及东海、南海等几个重要地域确定了勘探规划。

本文标签: 生态安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