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政治法律2023-02-04 22:20:23百科知识库

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六条的全文内容、主旨和释义,以加深对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六条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六条内容如下:

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主旨

本条是对公益事业捐赠应当遵循合法、不违背社会公德原则的规定。

释义和理解

捐赠人捐助财产兴办公益事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国家对捐赠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但捐赠人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其捐赠行为,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不能任意而为。

遵守法律和法规是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捐赠行为也不能例外。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是捐赠活动乃至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捐赠活动不仅应遵守本法,还应当遵守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这里,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批准的地方性法规。

社会公德,即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的社会公德,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培植形成的,它对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公共利益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法律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是保护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保护每一个公民的自身利益。在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中,将尊重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之一。《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五款明确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企业法人?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489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邮路山沟幕疃鸷ι缁峁怖妫婪ㄗ肪科笠捣ㄈ思捌浞ǘù砣说脑鹑巍?/p>

根据本条规定,捐赠人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所有的或由其管理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将其他人的财产捐赠出去,是侵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捐赠人捐赠的财产还应是合法的,国家法律禁止生产和销售的违禁品、控制使用的产品和假冒伪劣商品,不能作为捐赠财产。第二,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义务。那种利用捐赠为个人和本单位沽名钓誉却不实际履行捐赠义务的行为,是违背社会公德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