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木天蓼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马枣子(《东北药用植物志》),蓬莱、获留、金莲枝、南扶留(《和汉药考》),天蓼(《药性论》)。
基源: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葛枣猕猴桃和大籽猕猴桃的枝叶。猕猴桃属全世界约54种,中国有52种。
原植物:葛枣猕猴桃Actmidia polygama(Sieb.et Zucc.)Maxim。又名葛枣(《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大猕猴桃Actinidia macrosperma C.F.Liang,又名小天蓼(《唐本草》)。
历史:唐《新修本草》,始载,苏恭曰:“木天蓼生山谷中,作藤蔓,叶似枯,花白,子如枣许,无定形,中瓤似茄子,……所在皆有,今出安州(今湖北安陆)、申州(今河南信阳)。”以后历代本草著作都有木天蓼的形态和药用记载。陈藏器曰:“木蓼,今时所用,出山南凤州(今陕西凤县,近甘肃)。树上如冬青,不凋,出深山。……不当以藤天蓼为注,既云木蓼,岂是藤生?自有藤蓼尔。”《开宝本草》载:“木天蓼出山南,大树,《本经》有木天蓼、即是此也。”苏敬注云:“藤生,子辛,与木又异,应复有藤天蓼。江、淮、南山间有木天蓼,作藤著枝,叶如梨,光而薄,子如枣,辛甘。”《本草图经》所载:“苏恭云,作藤蔓生者,自是藤天蓼也。又有一种小天蓼,生天目山、四明山,木如栀子,冬不凋。”李时珍释其性曰:“其树高,而味辛如蓼故名。”又曰:“天蓼虽有三种,而功用彷佛,盖一类也。”综合木天蓼的形态和产地,考证正品是葛枣猕猴桃,其古代产地有湖北、河南后向陕西、江苏、浙江、安徽和西南延伸。19世纪50年代起国外对该种植物的形态有记载,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学者对其形态和药效作了记述,60年代起,日本和中国学者对猕猴桃碱在药理、药化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初步了解到枝叶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及其药理作用。
形态:落叶藤本,高达5m。老枝无毛,嫩枝略有微柔毛,皮孔不很显著,髓白色,实心。单叶互生,叶柄近无毛,长1.5~3.5cm;叶片膜质薄纸质,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4cm,宽4.5~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绿色,散生少数小刺毛,下面浅绿色,沿脉有卷曲微毛。雌雄异株,花单一或1~3朵排成简单的或分歧的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短花枝下部,花序柄和花柄均被微绒毛;苞片小;花较大,白色,径2~2.5cm;萼片5,卵形至长方卵形,薄被茸毛;花瓣5,卵形至长方倒卵形,最外2~3枚背面有时略被微茸毛;雄花中雄蕊多而且较长,子房不发育,无花柱;雌花中雄蕊短,子房长圆形,上位,多室,花柱多数,基部合生,外弯压成放射状。浆果黄色,成熟时淡桔色,卵珠形或柱状卵柱形,无毛和斑点,先端钝,有米状花柱残存,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多数,长1.5~2mm。花期6~7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40页.图341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1900m的落叶阔叶林或杂木林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河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原苏联的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大籽猕猴桃与葛枣猕猴桃的不同之处为中小型落叶藤本,藤蔓常缺短型果枝;叶片长3~8cm,宽1.7~5cm,叶背面脉腋有髯毛;中脉和叶柄常有短小软刺;花序柄和花柄均无毛或局部有少数小脉毛;苞片边缘有脉状毛;萼片常见2片,两面均洁净无毛;花瓣瓢状倒卵形,一般5~6片,最多不超过9片。种子长4mm。花期5月,果熟期9月底~10月上旬。生于丘陵或低山地的丛林中或林缘。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广东。
此外,对萼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 Dunn也能作木天蓼入药,与葛枣猕猴桃不同之处为中型落叶藤本;叶长5~13cm,宽2.5~7.5cm,顶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截圆形至阔楔形,两面无毛,叶脉不发达,两侧稍不对称;萼片2~3;花瓣7~9,近圆形,花药条状矩圆形。果成熟时橙黄色,卵珠状,稍偏肿。种子长3~3.5mm。花期5月上旬。生于低山区山谷丛林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化学性质叶和果实含猕猴桃碱(Actinidine)[1]、阿根廷蚁素Iridomyrmecin)、异阿根廷蚁素(Isoiridomyrmecm)等木天蓼内酯化合物[1~2],还含木天蓼醇(Matatabiol)、别木天蓼醇(Allomatatabol)、木天蓼醚(Matatabiether)、5-羟基木天蓼醚和7-羟基木天蓼醚[1]、环烯醚萜甙Iridodialo-β-D-gentio-bioside[3]和去氢臭蚁二醛(Dehydroiridodial)[4]。叶中尚含β-苯乙醇、3,4-二甲基苯腈和3,4-二甲基苯甲酸[1],以及粘液质、酸性多糖成分[5]。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360 。
[2] Bull Chem Soc Jpn 1980;53(12):3683 。
[3] Planta Med 1979;37(3):234 。
[4] Chem Lett 1978;(4):433 。
[5] Phytochemistry 1983;2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