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茵芋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卑山共(《吴普本草》),莞草、卑共(《别录》),茵蓣(《千金方》),因预(《纲目》)。
基源:为芸香科茵芋属植物茵芋的茎叶。
原植物:茵芋Skimmia reevesiana Fortune(S.japonica Lindle.;S.fortunei Master),又名黄山桂(植物分类学报)。
历史:本品最早见于《本经》谓:“味苦、温。主五藏邪气。”《别录》谓:“好者出彭城,今近道亦有。”《图经本草》记载较详,谓:“茵芋出泰山川谷,今雍州、绛州、华州、杭州亦有之,春生苗高三四尺,茎赤,叶似石榴而短厚,又似石楠叶,四月开细白花,五月结实,三月、四月、七月采叶连细茎阴干用,或云日干。”《纲目》谓:“《千金》、《外台》诸古方,治风癎有茵芋丸,治风痹有茵芋酒,治妇人产后中风有茵芋膏。风湿诸方多用之。茵芋、石南、莽草皆古人治风妙品,而近世罕知,亦医家疏缺也。”茵芋在中国历代本草中,记载颇多,为什么到明代,便成为“近世罕知”,是否和: ①茵芋对生境条件需求颇严,生长不普遍。 ②含有一定的毒性等有关。
形态:常绿小灌木,高36~80cm;分枝。叶常集生于枝条上部,互生,革质;叶柄长4~7mm,常为淡红色;叶片狭长圆形或长圆形,两端渐尖,长7~11cm,宽2~3cm,全缘,有时中部以上有疏离而浅裂的缺刻,上面中脉凸出,密被微柔毛,有腺点,侧脉不明显。圆锥花序,顶生,常为两性,花白色,极芳香,5基数;萼片宽卵形,边缘被短缘毛;花瓣长圆形,长3~5mm,端圆或钝,覆瓦状排列,互不等大,无毛,有腺点;雄蕊5,与花瓣等长或较长,插生于子房基部四周,花丝线形,不被毛;子房近圆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头头状,4~5室。果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1.5cm,厚0.8~1.1cm,红色,2~4室,稀为5室,有核2~3,三角形,长约8mm。花期4~5月,果熟期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53页.图2836)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土壤肥沃,阴湿的林下和坡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化学性质叶中含茵芋碱(Skimmianine)。
参考文献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