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刺李
名称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概况基源:为虎耳草科茶藨属植物大刺茶藨的茎皮、果实。茶藨属全世界约150种;中国有45种,供药用者有10余种。
原植物:大刺茶藨Ribes alpestre Wall.ex Decne.(Grossularia alpestre(Decne.)Bunge),又名茶茹(藏名)。
形态:落叶灌木,高1~4m;枝具3分叉之刺,刺长16~20mm;老枝表面灰色,条状或片状剥落;小枝通常具刺毛或腺毛。叶互生;叶柄长1~3cm,疏被柔毛和腺毛。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长2~2.5cm,宽3~3.5cm,3~5裂,裂片顶端钝,基部楔形至近心形,边缘具齿牙,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柔毛和腺毛。花1~2朵,通常腋生;花梗长约1cm,密被柔毛;萼筒外被腺毛,萼裂片长圆形,长6~7mm,淡绿色,顶端钝,向外反卷,结果后直立,腹面无毛,背面被腺毛;花瓣白色,狭椭圆形至近匙形.长约3.5mm,宽约1.6mm;雄蕊长约4mm,花药顶端有一杯状腺体;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瓣外,顶端2裂。浆果成熟时红色,被腺刺毛。花果期4~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18页.图196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0~4000m的林下、林缘、灌丛或沟谷道旁。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西藏。阿富汗、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8~9月采摘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
药性性味:酸,平。
归经:入肝经。
主治:萎缩性胃炎,胆汁缺乏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作茶点吃,亦可作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