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医药知识2023-02-02 16:00:26百科

墨旱莲

概况

异名:莲子草(《唐本草》),旱莲草(《本草图经》),莲草(《滇南本草》),墨斗草(《医学正传》),墨烟草、墨菜、猪牙草(《纲目》),白花螃蜞菊(《岭南采药录》),水凤仙草(《江苏植物药志》),黑头草(《广西中药志》),水旱莲(《湖南药物志》),火炭草(《闽东本草》),金丝麻(《贵州植物药调查》),墨汁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基源:为菊科醴肠属植物醴肠的全草。醴肠属全世界约4种,中国1种并入药。

原植物:醴肠Eclipta prostrata L.

历史:墨旱莲为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称醴肠,《本草图经》及1988年第2版《中药志》名为旱莲草,《纲目》中李时珍指出:“旱莲有二种,一种苗似旋覆而花白细者,是鳢肠,一种花黄紫而结房如莲房者,乃是小莲翅也……”。又谓:“鳢,乌鱼也,其肠亦乌,此草柔茎,断之墨汁出,故名,俗呼墨菜是也,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名。”墨旱莲名最早见于《饮片新参》,按本草描述、附图及药材原植物鉴定,鳢肠即墨旱莲,《中国药典》1963年版以来至1990年版都收载有墨旱莲。至于《纲目》及过去市场充作鳢肠的另一种,应为金丝桃科湖南连翘(Hypericurn ascyron L.)药材通称红旱莲。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斜升或平卧,高15~60cm,自基部分枝,被贴生糙毛。叶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长3~10cm,宽5~24mm,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波状,两面密被硬糙毛。头状花序径6~8mm,有长2~4cm的花序梗;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2层,草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外层较内层稍短,背面及边缘被白色短伏毛;缘花舌状,雌性,舌片短,顶端2浅裂或全缘,中央花两性,管状,白色,长约1.5mm,顶端4齿裂,花柱分枝钝,有乳头状突起。瘦果暗褐色,长约2.8mm,雌花的瘦果三棱形,两性花瘦果扁四棱形,顶端截形,具1~3细齿,基部稍缩小,边缘具白色的肋,两面有小瘤状突起,无冠毛。花果期3~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91页.图639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1300m的荒坡草地、田边、路旁或河边。中国各地广泛分布。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生药

栽培:宜温暖湿润的环境。一般疏松肥沃的轻壤土均能种植。忌干旱。用种子繁殖,于4月间播种。按行距30cm划沟条播,沟深1~2cm,将种子和细土混匀后疏播沟内,覆以薄土,每亩用种量约1kg。苗高3~4cm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以15cm左右的株距定苗。生长期中结合中耕追肥2次,用人畜粪水或化肥追施,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采集:夏、秋季割取全草,除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药材主产于江苏、江西、浙江、广东。

鉴别:干燥全草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呈圆柱形,有纵棱,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叶互生,近无柄,叶片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开后呈长披针形,全缘或具浅齿,墨绿色。头状花序直径2~6mm。瘦果椭圆形而扁,长2~3mm,棕色或浅褐色,气微,味微咸。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全草含多种噻吩类化合物:α-三联噻吩(α-Terthienyl)、α-三联噻吩基甲醇(α-Terthienylmethanol)及其乙酸酯、2-(丁-1,3-二炔基)-5-(丁-3-烯-1-1-炔基)噻吩[2-(Buta-1,3-diynyl)-5-(but-3-en-1-ynyl)thiophene]、2-(丁-1,3-二炔基)-5-(4-氯-3-羟丁-1-炔基)噻吩[2-(Buta-1,3-diynyl)-5-(4-chloro-3-hydroxybut-1-ynyl)thiophene]、2-(4-氯-3-羟丁-1-炔基)-5-(戊-1,3-二炔基)噻吩、乙酸(丁-3-烯-1-炔基)-2,2′-二联噻吩基甲醇酯[5-(3-Buten-1-ynyl)-2,2′-bithienyl-5′-methyl acetate]、α-甲酰三联噻吩(α-Formyl-α-terthienyl)、5-(丁-3-烯-1-炔基)2,2′-二联噻吩[5-(3-Buten1-ynyl)-2,2′-bithienyl];另含豆甾醇(Stigmasterol)、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皂甙类、烟碱、鞣质类、鳢肠素(Ecliptin)、蛋白质以及黄酮类化合物。

叶含蟛蜞菊内酯、去甲基蟛蜞菊内酯(Demethylwedelolactone)、去甲基蟛蜞菊内酯-7-葡萄糖甙等。

参考文献

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2).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385。

本文标签: 墨旱莲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