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细沙虫草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基源:为唇形科香科科属植物庐山香科科干燥的根。
原植物:庐山香科科Teucrium pernyi Franch.[T.ningpoense Hemsl.;Kinostemon pernyi(Franch.)Kudo]
形态: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茎直立,高60~100cm,密被白色向下弯曲的短柔毛。叶片卵圆状披针形,长3.5~5.3cm,宽1.5~2cm(有时长达8.5cm,宽达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下延,边缘具粗锯齿。轮伞花序常有2花或偶有6花于茎及短枝上组成穗状花序;花萼钟形,基部一面鼓起,长5mm,宽3.5mm,喉部内面具毛环,10脉,花萼下唇2齿间弯曲深裂至喉部;花冠白色,有时稍带红晕,唇片与花冠筒成直角,中裂片椭圆状匙形,内凹,后方一对裂片斜三角状卵圆形;雄蕊超过花冠筒一倍以上,花药肾形。小坚果倒卵形,长1.2mm,棕黑色,具极明显的网纹,合生面不达小坚果全长的1/2。(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53页.图版10∶1-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50~1120m山地及草原。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安徽、河南南部、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
化学性质从庐山香科科植物全草中得到庐山香科科素(Teupernin)A(1)、B(2)、C(3)[1,2],D(4)[3]、E、F及12表庐山香科科素(12-Epiteupernin)E、F[4]。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91;30(6):1963。
[2] Chinese Chemical letter 1991;2(7):541。
[3] Chem Pharm Bull 1992;40(8):2193。
[4] 谢宁博士论文(中国药科大学)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