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毛刺蒴麻
名称出处:《中国经济植物志》
概况异名:小铧叶(《全国中草药汇编》),痴头婆、黄花痴头婆(《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毛刺蒴麻的全株。刺蒴麻属全世界约60种,中国约6种。
原植物:毛刺蒴麻Triumfetta tomentosa Bojer(Triumfetta cana Bl.),又名臭垂桉草(《台湾植物志》),绒毛螺旋草(《植物大辞典》)。
形态:木质草本,高达1.5m。幼枝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或在花枝上的叶近无柄;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4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上面疏被星状毛,下面密被星状厚柔毛;基出脉3~5条,侧脉向上行超过叶片中部。聚伞花序1~数枝腋生,花序梗长约3mm;花柄长约1.5mm;花两性;萼片5,狭长圆形,长约7mm,外被绒毛;花瓣比萼片短,长圆形,黄色,基部有短柄,柄有睫毛;雄蕊8~10枚,有时较多,离生,着生于肉质有裂片的雌蕊柄上;子房4室,有刺毛;花柱单一,柱头3~5裂。蒴果球形,直径1~1.5cm,有刺长5~7mm,刺弯曲,果爿4瓣裂;每室有种子2颗。花期夏、秋季,果期冬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00页.图333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1000m的旷野、山坡和村落近旁的次生林及灌丛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印度也有分布。
药性功效:清热解毒,排石。
主治:感冒发热,痢疾,尿路结石。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叶:用于痢疾。”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热感冒:毛刺蒴麻、淡竹叶、鸡眼草、地胆草各9g,薄荷3g。水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泌尿系统结石:毛刺蒴麻6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后,再加广金钱草60g,车前草30g。”
单方应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痢疾:毛刺蒴麻叶适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