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其盛可待衰而已”?

医药知识2023-02-09 16:14:01百科知识库

如何理解“其盛可待衰而已”?

对于本句解释,历代医家大体有两种说法:一是张介宾认为是指留针之法,即邪盛之时,治疗应留针不出,直至邪气衰退后出针而停止治疗;二是杨上善认为是指待衰而治,即病邪正盛时,要等待邪气稍衰后针刺而治之。针刺留针之法,现为后世所习用,而待衰而治,亦有临床意义,故二说可相互补充,但要从以下几方面全面分析理解待衰而治的含义:

  (1)在《内经》中,有关待病势衰退而治的记载并不少见。如《灵枢·逆顺》篇云:“《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可见,《内经》受古代兵家“避实就虚”作战思想启发,提出了待衰而治的治疗方法。

  (2)待衰而治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伤及人体正气,并非言病盛不可以治,而是告诫人们此时治疗,其效果不佳,但并不意味着对于病势盛的危重病人,一定要等到病势衰时才予以治疗。临证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待衰而治只是针对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而言,应在其未发作之前治疗,因为这个阶段的邪气较弱,正气相对旺盛。如能给予适宜的治疗,则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对疟疾、痛经等病的治疗,应用此法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