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盛虚的治则治法有哪些?

医药知识2023-02-09 15:56:57百科知识库

十二经脉盛虚的治则治法有哪些?

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1)盛、虚的诊断:据“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则知通过切脉的方法,确定经脉气血的盛虚。

  (2)分别十二经气血的虚实法:

  ①通过寸口、人迎对比诊法,确定病在阴经或病在阳经。《灵枢·四时气》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即气口候手足三阴经,人迎候手足三阳经。

  ②根据气口、人迎脉的差度的大小与静躁,确定病在某一阴经或阳经。其诊断标准《灵枢·终始》规定:“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至于如何实施针刺补泻,《灵枢·终始》又指出“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从经文中可以看出经脉气血虚实在人迎、寸口诊相对比较下确定的。其治疗是表里补泻之法同时实施,补泻兼顾,使表里经气调。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终始》曰:“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即人迎、寸口对比诊,上下之脉无明显差别,则治疗有病的经脉。如何选择治疗的经脉?当根据各经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的临床现象判断。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