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别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味辛;性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小编整理出含有半夏的处方共472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261~4320共60个。
处方1、宁神丹处方天麻 人参 陈皮 白术 归身 茯神 荆芥 僵蚕(炒)独活 远志(去心)犀角 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辰砂(另研)各15克 半夏 南星 石膏各30克 甘草(炙)白附子 川芎 郁金 牛黄 珍珠各9克 生地黄 黄连各15克 金箔30片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补气养血,镇惊安神。治痫证。痰火内伏,气血两亏,肝风暗动,心神不安,不时发作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50丸,白汤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2、驱痰饮子处方天南星10片(汤浸七次)半夏(汤洗七次)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赤茯苓 草果(去壳,切碎)各15克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内停,头痛背疼,饮食呕恶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7片,枣子1枚,煎取140毫升,通口服。如饮酒,先服一服,酒后再一服;或于次日夜,醒又一服,永无痰饮。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七
处方3、二陈汤处方半夏(炒,去脐)枳实(炒)酸枣仁(炒)陈皮各6克 茯苓15克 甘草(炙)3克
功能主治主顽痰所致的惊悸。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竹茹,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4、参诃饮处方诃子(去核)白术(炒)黄耆(蜜炙)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半夏曲各7.5克 陈皮(去白)五味子各6克 甘草(炙)款冬花各3克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虚寒痰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5、参苓建中汤处方人参 茯苓 当归 白芍 肉桂 甘草 前胡 细辛 麦冬 陈皮 半夏
功能主治主虚劳,往来潮热,自汗食少,腰膝酸软,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八
处方6、半夏熨方处方半夏 生姜、芎藭各30克 细辛90克 桂心20克 乌头10枚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小儿解颅不合,羸瘦色黄,至四五岁不能行。
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昼夜,煮三沸,绞去滓,以绵一片浸药中,适寒温,以熨囟上,冷更温之,复熨如前,朝暮各三四次,二十日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处方7、元芩二陈汤处方陈皮4.5克 半夏6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元参4克 黄芩6克 连翘3克 马兜铃1.5克
功能主治治夜咳痰甚,脾经有湿,肺有微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八
处方8、蠲饮枳实丸处方枳实(麸炒,去瓤)半夏(汤洗,浸一宿,切,焙干)陈橘皮(去白)各60克 黑牵牛2.50克(取头末90克,余滓不用)
制法上药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饮消痰,导滞清膈。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9、八君子汤处方人参 白茯苓 白术各3克 炙草1.5克 半夏3克 广皮2.4克 苍术2.4克 当归7.5克
功能主治脾胃湿痰内盛,时时带下,经行而带症益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囊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10、新法半夏汤处方陈皮(去白)神曲(炒)各120克 草果(煨,去皮)半夏曲(炒)各69克 干姜(炮)120克 丁皮 木香 白茯苓各22.5克 甘草13.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破痰,开胃健脾。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或饮酒过量,哕逆恶心,头痛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盐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11、化痰玉壶丸处方生天南星 生半夏各30克 天麻15克头白面90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咳嗽痰盛,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水350毫升,先煎令沸,下药煮至五七拂,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用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12、橘皮半夏汤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煮)各210克
制法上二药,锉为粗敌。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岖逆恶心,涎唾粘稠;或积气痰痞,饮食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或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愦闷乱;或饮酒过多,中脘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或痰涎壅嗽,久而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10片,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二剂药滓并作一剂,再煎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13、香砂六君子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6克 茯苓6克 甘草2克 陈皮2,5克 半夏3克 砂仁2.5克 木香2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化痰降逆。治脾胃气虚,痰饮内生,呕吐痞闷,不思饮食,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6克,水煎服。
摘录《古今名医方论》卷一
处方14、香砂六君丸处方党参 于术 茯苓 制香附各60克 姜半夏 广皮 炙甘草各30克 春砂仁45克
制法水法为丸。
功能主治治中虚气滞,饮食不化,呕恶胀满,胃痛,腹鸣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6~9克。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5、大正气散处方厚朴(姜制,炒)藿香叶 半夏(汤泡七次)橘红 白术各30克 甘草(炙)槟榔 桂枝(不见火)枳壳(去瓤,麸炒)干姜(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胃怯弱,风寒湿气内侵,心腹胀满,有妨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2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6、桂术二陈汤处方桂枝2.4克 白术4.5克 广皮3克 半夏4.5克 茯苓9克 枳实3克 泽泻4.5克 牛膝4.5克 车前6克 姜3片
功能主治治痰饮。水从胃出,下走肠间,漉漉有声,胸中微痞,头目作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17、括痰丸处方半夏(制)60克 白芥子60克 干姜(炒黄)30克 猪苓60克 炙甘草15克 陈皮120克(切碎,用盐6克入水中,拌浸一宿,晒干)
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停痰积饮,吞酸呕恶,胸胁胀闷疼。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开水送下。如胸胁疼痛者,加乌药60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8、黄连白芍汤处方黄连6克 黄芩6克 半夏9克 枳实4.5克 白芍药9克 姜汁25毫升(冲)
功能主治辛开苦降,两和肝胃。治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
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烦躁甚者,可另服牛黄丸1丸。
备注脾主四肢,寒起四肢而不渴,故知其为脾疟。热聚心胸而多呕,中土病而肝木来乘,故方以两和肝胃为主。此偏于热甚,故清热之品重,而以芍药收脾阴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19、团参饮子处方人参 紫菀茸(洗)阿胶(蛤粉炒)百合(蒸)细辛(洗,去叶、土)款冬花 杏仁(去皮、尖,炒)天门冬(汤浸,去心)半夏(汤泡七次)经霜桑叶 五味子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情志不遂,饥饱失宜,致脏气不平,咳嗽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壮热,羸瘦困顿,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大片,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0、大柴胡汤处方柴胡15克 枳实9克(炙)生姜15克(切)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一方有大黄6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以止呕逆,生姜、大枣既助半夏和胃止呕,又能调营卫而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21、香砂六君子丸别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处方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化痰和胃。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22、半夏丸别名瓜蒌半夏丸(《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瓜蒌子(去壳,别研)半夏(汤泡七次,焙,取末)各30克
制法上药和匀,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宽胸。主肺脏蕴热,咳嗽痰多,脚膈塞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姜汤送下。
备注《医门法律》瓜蒌半夏丸用汤浸蒸饼为丸,治证与《济生方》半夏丸同。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3、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24、结核消解散处方南星(姜制)半夏(姜制)枳实 桔梗 柴胡 连翘 黄连 赤芍 防风 独活 白附子 苏子 莪茂 蔓荆子 木通 甘草
功能主治治瘰疬。
用法用量加生姜、灯心,水煎服。有痰,加竹沥。
摘录《证治宝鉴》卷九
处方25、必效散处方川槿皮120克 斑蝥3克 半夏15克 木鳖子15克(去壳)槟榔15克 雄黄9克 白砒3克
制法上药将雄、砒,斑蝥研细,其余俱切成片,共合一处,用井水、河水各200毫升浸,晒三日,露三夜。
功能主治主风湿疥疮,年久顽癣。
用法用量将药水用鹅翎扫患处。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处方26、香砂宽中汤处方木香(临服时磨水入药15~20毫升)白术 陈皮 香附各4.5克 白豆蔻(去壳)砂仁 青皮 槟榔 半夏曲 茯苓各3克 厚朴(姜制)4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入蜜1匙,食前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医学统旨》
处方27、三棱煎处方三棱 蓬术各120克 青皮 半夏(汤洗七次)麦蘖各90克
制法上药用好醋1.2升煮干,焙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症、血瘕、食积、痰滞。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醋汤送下;治痰积,用姜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
处方28、天麻乌蛇丸处方天麻(酒浸一宿,切,焙)乌蛇(酒浸一宿,去皮、骨,炙)各30克 天南星(浆水浸一宿,切,焙)60克 半夏(浆水煮过,切,焙)15克 藿香叶 乌头(去皮、脐,生)各30克 白附子(生用)腻粉(研)各7.5克 仙灵脾(用叶)15克 雄黄(研)铅白霜(研)丁香各7.5克 犀角(镑屑)人参各15克 麝香(研)龙脑(研)各3克 干蝎(全者,去土,炒)7.5克 丹砂(研)15克 槐胶7,5克 桑螵蛸20枚(炙)蛇黄(烧,醋淬七遍,研)7.5克
制法上二十一味药,捣罗十五味为细末,入研药六味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痛心惊,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涎沫,不自知觉。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临卧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29、滋血汤处方当归 川芎 芍药 人参 麦门冬 牡丹皮 阿胶各60克 琥珀22克(别研)酸枣仁(炒)粉草 桂心各30克 半夏曲4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滋荣养血,治妇人诸虚,血海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引胡氏方
处方30、八风丹别名八风丸(《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30克 龙脑(研)麝香(研)各0.3克 白姜蚕(微炒)白附子(炮)各15克 半夏(白矾制)60克 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25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细末,人已研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头晕目眩,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后温荆芥汤或茶清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31、加减寿星汤处方南星120克(胆制)半夏60克 防风30克 荆芥21克 天麻30克 皂荚30克 香附30克 青皮30克 猪苓30克 泽泻30克 赤茯苓30克 白茯神30克 白术30克 细辛21克 麦门冬30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痫证。
用法用量每剂30克,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32、麻菊二陈汤处方明天麻3克 滁菊花4.5克 钩藤钩 茯神木各12克 荆芥4.5克 川芎2.4克 姜半夏9克 广红皮3克 清炙草1.2克
功能主治熄风化痰。治痰晕。风痰上扰,头昏目眩,见物飞动,猝然晕倒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3、桔梗汤别名桔梗半夏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桔梗(锉细,微炒)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陈皮(去瓤)各300克 枳实(麸炒赤黄)15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除痰下气,消痞散满。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5片,同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34、半杏丸处方半夏 杏仁(去皮、尖)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末,姜汁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生姜汤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35、黄芩利膈丸处方生黄芩 炒黄芩各30克 半夏 黄连 泽泻各15克 南星 枳壳 陈皮各9克 白术6克 白矾1.5克
制法上药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治热痰内蕴,胸中有热感,时吐黄痰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服酒、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6、甘草泻心汤别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甘草12克(炙)黄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功能主治益气和胃,消痞止呕。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伤寒论》
处方37、茯苓丸处方辰砂 石菖蒲(去须,洗)人参(去芦)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茯神(去木)真铁粉 半夏曲 南星(牛胆制)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120克捣取汁,和水煮糊丸,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安神定心。治惊恐心悸。
用法用量每服10粒,加至30粒,夜卧生姜汤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二
处方38、木香顺气汤处方木香0.9克 厚朴(姜制)1.2克 青皮(去白)陈皮 益智仁 白茯苓(去皮)泽泻 干生姜 半夏(汤洗)吴茱萸(汤洗)各0.6克 当归1.5克 升麻 柴胡各0.3克 草豆蔻(面襄煨,去皮)0.9克 苍术(泔浸)0.9克
功能主治治浊气在上,则生腆胀。
用法用量上哎咀,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大温服,空腹时。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硬物及怒。
摘录《医学发明》卷四
处方39、大安丸处方山植60克 神曲(炒)半夏 茯苓各30克 陈皮 萝卜子 连翘各15克 白术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粥糊为丸。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主食积。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处方40、柴朴汤处方柴胡 独活 前胡 黄芩 苍术 厚朴 陈皮 半夏曲 白茯苓 藿香各3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主疟疾热多而脾气弱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克,煎至200毫升,发日五更服。气弱,加人参、白术,食不消化,加神曲、麦芽、山楂。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41、桂麝散处方麻黄15克 细辛15克 肉桂30克 牙皂9克 生半夏24克 丁香30克 南星24克 麝香1.8克 冰片1.2克
制法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阴疽、流注。
用法用量掺于膏药内贴患处。
摘录《药奁启秘》
处方42、八解散处方人参 茯苓 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 藿香(去士)各30克 厚朴(去粗皮,锉,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60克 半夏(汤洗七次)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萎黄,怠情少力;或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葱白3寸,同煎至100升,温服。不拘时侯。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43、清心导痰丸处方白附30克 南星(姜汁制)60克 半夏(姜汁制)60克 黄连(炒)23克 天花粉30克 白僵蚕(炒,去丝、嘴)15克 川乌(盐制)6克 郁金23克 天麻 羌活各15克
制法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豁痰开窍。治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喁斜,手足痿软。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通天愈风汤吞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处方44、二生汤处方附子(生,去皮、脐)半夏(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稍加木香煎服尤佳。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5、如神圆处方天南星(炮)、羌活、白芷、甘草(炙)、京三棱(醋浸.炮.捶)、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半夏(汤洗二七遍.姜汁炒.令干),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醋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热气,消癖气,和脾胃,补下元。
用法用量每服空心,生姜盐汤下二十圆至三十圆。患泻,二宜汤下三十圆。小儿赤痢,甘草橘皮汤下三圆至五圆。量儿大小,加减与服。白痢,干姜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6、秦桂丸处方秦艽 桂心 杜仲 防风 厚朴各22克 附子(生)白茯苓各45克 白薇 干姜 沙参 牛膝 半夏各15克 人参30克 细辛67.5克
制法上十四味,并生碾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赤豆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醋汤或米饮送下。来效更加丸数。已觉有孕,便不可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九
处方47、柴胡散处方柴胡30克(去苗)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川大黄22克(锉碎,微炒)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百合22克 桑根白皮30克(锉)麦门冬60克(去心)赤茯苓30克 秦艽22克(去苗)紫菀22克(洗,去苗、土)黄芩22克 赤芍药22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知母22克 木通22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膈痰壅,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处方48、蠲风饮子处方防风(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羌活 白芷 川归(去芦头,酒浸洗)川芎 生地黄(酒浸洗)白芍药 川牛膝(去芦,酒洗)秦艽(去芦)何首乌 萆薢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白术 木通(去皮)大枫子肉 威灵仙 血藤(即过山龙)防己 丁松藤各30克 荆芥穗 海桐皮(去粗皮)五加皮 天南星(煨制)半夏(汤泡七次)橘红(去白)赤茯苓(去皮)桑寄生 天麻 僵蚕(炒)钓藤钩各15克 薄桂(去粗皮)草乌头(去皮、尖)甘草节 川乌(去皮、脐,炮)猪牙皂角各7.5克 两头尖 阴地蕨(一名地举)大蓟 小蓟 理省藤 桑络藤各45克 生姜30克(另研细)
制法上药各切细,无灰好酒6升,以瓷罐一个盛酒浸药,以皮纸十数重包封罐口,冬半月,夏七日,秋、春十日。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午前、午后、临卧各服适量。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羊、驴、马、飞禽、虾蟹等肉味,及煎烙油腻、水果生冷、养麦、热面等一切动气发风之物。
摘录《医学正传》卷一
处方49、茯苓饮子处方赤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茯神(去木)橘皮(去白)麦门冬(去心)各30克 沉香(不见火)甘草(炙)槟榔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50毫升,生姜5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0、麻黄茱萸汤别名麻黄吴茱萸汤(《医学纲目》卷十五)。
处方麻黄 羌活各1.5克 吴茱萸 黄耆 升麻各0.9克 黄芩 当归 黄柏 藁本各0.6克 川芎 蔓荆子 柴胡 苍术 黄连 半夏各0.3克 细辛少许红花少许
制法上锉碎,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胸中痛,头痛,食减少,咽嗌不利,右寸脉弦急。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1、茯苓丸处方赤茯苓 人参 桂心 干姜 半夏(泡洗七次,炒黄)橘红各30克 白术 葛根 甘草 枳壳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心中烦闷,头目晕重,恶闻食气,呕吐痰涎,胸腹痞闷,四肢重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下,一日三次。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二
处方52、昆布散处方昆布 香附 夏枯草 川贝 元参 牡蛎 半夏 白芥子 忍冬 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马刀。虚痰入络,项侧胀硬,形如长蛤,其核坚硬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顾氏医经读本》卷六
处方53、归芍六君子汤处方归身 白芍药各6克 人参 白术 茯苓各4.5克 陈皮 半夏各3克 炙甘草1.5克
功能主治补气血。主脾胃不健,气血两亏所致之咳嗽痰多,纳少,神疲,膨胀腹满,呕吐,下血,妊娠痢疾及妇人经水不调。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处方54、香橘汤处方香附(炒)半夏(制)橘红各60克 甘草(炒)22.5克
制法上药锉末。
功能主治治七情所伤,中脘不快,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服。
备注本方原名“香橘丸”,与剂型不符,现据《普济方》卷一八二改。
摘录《仁斋直指》卷五
处方55、参耆散处方柴胡 阿胶(炒酥)黄耆(蜜炙)白茯苓 紫菀茸 当归 川芎 半夏(制)贝母(去心)枳壳 桔梗 秦艽(洗)甘草(焙)各15克 人参 五味子 羌活 防风 杏仁(水浸,去皮)款冬花 鳖甲(醋炙)桑白皮(炒)各7.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劳瘵喘嗽咯血,潮热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7.5克,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九
处方56、疏脾饮处方紫苏 柴胡 半夏各3克 防风 青皮 厚朴 川芎各1.5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因风成疟。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六
处方57、枳术二陈汤处方枳实(炒)15克 白术(炒)半夏(制)茯苓 陈皮各3克 甘草(炙)2克
功能主治治脾胃痰饮,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三
处方58、紫菀茸汤别名紫菀汤(《赤水玄珠》卷七)。
处方紫菀茸(洗)经霜桑叶 款冬花 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胶(蛤粉炒)贝母(去心)蒲黄(炒)半夏(汤泡七次)各30克 犀角(镑)甘草(炙)人参各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清肺补气,止咳化痰。治饮食过度,或高声呼叫,或食煎炸,邪热伤肺,咳嗽咽痒,痰多唾血,喘急,胸满胁痛,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9、平肝消瘕汤处方白芍30克 当归15克 白术30克 柴胡3克 鳖甲6克 神曲3克 山楂3克 枳壳3克 半夏3克
功能主治治症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60、赤丸处方茯苓56克 半夏56克(洗)乌头28克(炮)细辛14克
制法上四味,研末,纳真朱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化饮止痛。主寒饮腹痛,手足厥逆。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酒饮下3丸,日二次,夜一次,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备注方中乌头温经散寒,可治沉寒痼冷引起的腹痛,细辛、茯苓、半夏温化寒饮;阴寒内盛,血瘀不行,故用朱砂以通血脉。合用可奏温经散寒,化饮止痛之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