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连翘的处方(三)

医药知识2023-02-09 01:54:27百科知识库

含有连翘的处方(三)

连翘(别名旱连子、大翘子、空翘、空壳、落翘),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风热感冒。主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小编整理出含有连翘的处方共160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解毒回生丹

处方黑小豆1升,绿豆1升,生甘草2两,连翘1两,天花粉1两,黄芩1两,麝香2分,金箔20张,辰砂5钱,雄黄5钱,山慈菇1两,白扁豆(去皮)2两。

制法先将黑、绿二豆同甘草煎取浓汁1升,次将连翘、天花粉、扁豆、黄芩、山慈菇、雄黄、辰砂、麝香共研极细末,即用前汁加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5分,外用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妊娠误食毒药,如消石、巴豆、砒霜、乌附等味,毒物如野菌及无名草药酿酒,病死牛羊鸡豚等,内则伤胎气,血下不止,甚则牙闭口噤,身热汗出,心神昏冒,状类癫痫。

用法用量唇不青、齿不黑者可救。

各家论述黑小豆、绿豆、甘草甘凉而解毒;雄黄、慈菇辛凉而解毒;扁豆去皮则性不涩,可以利水,使毒从小便而出;麝香开窍,引解毒之药上以护心,下以护胎;连翘、花粉、黄芩清热化痰,毒性之物未有不热者也;辰砂清心;金箔镇怯兼解肝心热结之毒。毒去则胎自安。

临床应用中毒 余至英溪医一宦家妇,其妾用银罐内黑汁置饭内毒其嫡妻,饭后即不能语,口齿耳目出血,危在须臾,其夫邀余诊治,左寸脉紧有力,按之微滑。余曰:毒已中心,然喜其按之而微滑也。前方连服三丸,目能动,七孔血稍止,但口作微语状,而泪流两颊,余意药力尚微,安能救垂危之症。仍于前方加大黄三钱,作一汤与之恣饮,夜半腹痛,下如黄浆,如豆汁,如猪肝成片结块者斗许。盖幸其毒置饭中,故可下而救也。随以黑小豆、扁豆、绿豆各三合,白糯米五合煮稀粥徐徐调养之。后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加银花,紫花地丁十余剂而平。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2、羚翘解毒膏

处方银花2两,连翘2两(去心),葛根2两,大青叶2两,花粉2两,元参1两6钱(去芦),薄荷叶1两6钱,生栀子1两,赤芍8钱,马勃6钱,浙贝母6钱,桑叶6钱,枳壳6钱(麸炒),黄芩6钱,炒僵蚕6钱,知母6钱,黄柏6钱,生石膏4两。

制法上药熬汁,去滓过滤,将汁炼至滴毛头纸上背面不阴为标准,收清膏,每清膏8两兑蜜1斤收膏,每膏1斤8两兑羚羊粉1分,冰片8分,搅匀装瓶。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解表退烧。主热盛感冒初起,憎寒壮热,四肢酸懒,头眩咳嗽,咽喉疼痛,瘟毒发颐,两腮赤肿。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两,白开水冲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3、黄连泻心汤

处方姜黄连、甘草、生地、归尾、赤芍、木通、连翘、防风、荆芥。

功能主治舌心疮。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处方4、解下除湿汤

处方海藻(洗)、黄柏、三棱、香附、青皮、栀子(炒)、连翘、槟榔、木通。

功能主治瘤。湿热郁结,血气凝滞,作核成瘤,在下部者。

用法用量上用薄荷煎服。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5、解毒济阴汤

处方连翘1钱,山栀(炒)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1钱,赤芍药1钱5分,金银花2钱,甘草1两。

功能主治疮疽臖肿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2-3钱,水煎服。外敷抑阳散。大便秘结者,量加炒大黄。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五

处方6、葛根化毒汤

处方葛根、官桂、白芍、甘草、青皮、木香、枳壳、连翘、山楂肉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疹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引《幼幼全书》

处方7、蠲毒饮

处方甘草1钱,贝母1钱,赤芍1钱,当归1钱,白芷1钱,金银花1钱,青皮1钱,木通1钱,连翘1钱,桃仁1钱,龙胆草1钱,天花粉1钱,穿山甲(炮)。

功能主治穿裆发。生于穷骨穴上,若不速治,毒溃伤于谷道,内烂脏腑。

用法用量方中穿山甲用量原缺。如毒气欲泄,加酒蒸大黄3-4钱煎服。饮酒随量以助药力,行痢10余次,其毒无脓血,从大便中出。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五

处方8、黄连散

处方黄连、阿胶、神曲、杏仁、桃仁、海藻、黄柏、连翘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原有痔漏,又于肛门边,别生一块,皮厚肿痛作脓,就在痔孔流出。

用法用量以少许置掌中,时时舐之,津液咽下。如消3分之2,止后服。

摘录《杏苑》卷八

处方9、解毒清营汤

处方金银花5钱至1两,连翘5钱至1两,公英5钱至1两,干生地5钱至1两,白茅根5钱至1两,生玳瑁3-5钱,丹皮3-5钱,赤芍3-5钱,川连1-3钱,绿豆衣5钱至1两,茜草根3-5钱,生栀子2-4钱。

功能主治清营解毒,凉血护心。主疔、疖、痈肿毒热炽盛,气营两燔,及一切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毒血症早期。症见高烧,烦渴,甚或出现神志方面症状。

用法用量高烧显着者,可重用生玳瑁,另加犀角粉1-2分,水煎兑服或冲服;大便干燥数日未解,加大黄。

各家论述方中金银花、连翘、公英清热解毒;栀子清三焦热,配合川连重在清心热;丹皮、赤芍、茜草根清热凉血活血;干生地、白茅根养阴凉血护心;生玳瑁清热解毒,镇心平肝;莲子心、绿豆衣能清心中之邪热。诸药相辅相成,清解之中又能养阴扶正,养阴之中又能凉血活血。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10、解毒通脉汤

处方桃仁3钱,大黄2钱,水蛭2钱,虻虫2钱,银藤1两,生石膏8钱,丹皮2钱,连翘5钱,栀子3钱,黄芩3钱,延胡索2钱,赤芍2钱。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脉止痛。主寒湿阻络,恶露不下,毒邪逆串经脉,气血壅滞,堵塞血脉,郁久化热所致的产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发热肢肿,疼痛难忍。

各家论述方中水蛭、虻虫入血分,化瘀血,蚀死血;桃仁活血化瘀;大黄入血分,化瘀血,清解血分毒热;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破血;石膏、连翘、栀子、黄芩清热解毒而散结;金银藤清热解毒,通血脉活络;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此方边清边通,使湿毒热邪得以清解,瘀血死血得以活散。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11、解肌化毒汤

处方升麻、荆芥穗、苍术(炒)、甘草、赤芍、连翘、黄柏(酒炒)、葛根。

功能主治痘疹有湿热,至灰白而腥臭者。

用法用量《片玉痘疹》有天花粉。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12、解毒神妙散

处方熟庄黄、川连、化石、枳壳、木通、钩藤、姜虫、连翘、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初始者。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5-6日不愈,大便闭结,加推车郎1只(去头足,瓦炙干)。

摘录《一盘珠》卷八

处方13、瘰疬仙方

处方穿山甲4两(四足上者佳,分四制,1两用紫草茸5钱煎煮甲片干再晒;1两用红花5钱煎煮甲片干再晒;1两用猪牙皂5钱煎煮甲片干再晒;1两用苏木5钱煎煮甲片干再晒),蜈蚣16条(分为四制,4条用香油炙干,4条用浓醋炙干,4条用真酥油炙干,4条用姜汁炙干,此2味制毕,俱要随即研末,如多时,就要回潮难研)每用穿山甲1钱,蜈蚣末1钱,川归尾5钱,大黄2钱,乳香(去油)2钱,全蝎2钱,没药(去油)2钱,荆芥2钱,桔梗2钱,蝉蜕20个,僵蚕(炒去丝)25个,朱砂(另研为衣)2钱5分,羌活2钱5分,防风2钱5分,连翘3钱,黄芩3钱,广胶(土炒,烊)1两,雄黄(另研)7分,蛇蜕(焙)5钱。

制法上为细末,好米醋打糊为丸,每丸重1钱2分,入麝香5分,在罐内养之,收贮。

功能主治未成内消,已成催脓,速效如神。主瘰疬;兼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凡遇此证,每用1丸,研末,温酒调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引《刘氏家秘》

处方14、解郁化痰丸

处方天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酒炒),海粉2两(另研),瓜蒌仁1两(另取肉),橘红1两(去白),桔梗5钱(去草),香附米5钱(淡盐水浸透,炒去毛),连翘5钱(去枝),青黛2钱(另研),芒消2钱(去土),牛黄5分(另研),竹沥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

功能主治解郁化痰。主痰嗽。

用法用量细嚼化后,用清汤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六

处方15、解表消毒饮

处方黄耆(上部酒拌炒,中部米泔拌炒,下部盐水炒)1钱半,葛根5分,升麻5分,赤芍药5分,玄参5分,牛蒡子(炒研)5分,麻黄(去根节)5分,甘草5分,连翘1钱。

功能主治小儿疮疡,高肿焮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水1钟,加生姜3片,葱白1根,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病在手少阴分野,加细辛3分;足少阴,加独活7分;手太阴,加桔梗、白芷各5分;足太阴,加苍术7分;手厥阴,加柴胡7分;足厥阴,加柴胡、青皮各5分;手太阳,加藁本5分;足太阳,加羌活7分;手阳明,加白芷5分;足阳明,加升麻、葛根各7分;手足少阳,加柴胡7分。

摘录《准绳·幼科》卷三

处方16、解毒提癍汤

处方犀角、连翘、葛根、元参、赤芍、丹皮、麦冬、紫草、川贝、人中黄。

功能主治风温温毒时行热邪深入阳明荣分,口渴咽痛,目赤唇肿,气粗烦躁,舌绛齿燥,痰咳,甚至神昏谵语,下利黄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科家训》卷二

处方17、蝉壳汤

处方蝉壳、甘草、山楂、黏子、杏仁、荆芥、连翘、防风。

功能主治发热,疮毒将出未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五

处方18、解毒活血汤

处方银花9g,连翘6g,赤芍9g,牡丹皮9g,酒黄芩9g,天花粉9g,荆芥3g,防风3g,枳壳3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瘀除风。主椒疮。因脾胃积热,外受风热毒邪,结于胞睑,络脉不畅,气血瘀滞而致。睑内发生细小颗粒,色红而坚,状如花椒。

用法用量热邪偏盛,血滞较重,胞睑肿硬者,可加酒大黄6g以清胃火,加红花3g以活血通络。

各家论述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散结;酒黄芩、天花粉清除胃中积热;赤芍,牡丹皮活血凉血,祛瘀通络;枳壳行脾胃之气。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处方19、痤愈汤

处方荆芥12g,防风9g,川芎6g,白芷4g,桔梗9g,枳壳9g,黄连6g,黄芩6g,栀子9g,连翘9g,当归9g,薄荷3g,甘草6g。

功能主治痤疮。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20、琥珀散

处方白茯苓、黄芩、茵陈、紫草、瞿麦、茅根、石韦、乌药、琥珀、连翘、车前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利二便,泻毒清热。主诸般疮疖,表里有热,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灯心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

处方21、葛根牛蒡子汤

处方升麻、葛根、牛蒡子、麻黄、连翘、玄参、桔梗、甘草各等分(一方加贯仲、淡豆豉)。

功能主治时毒。邪在表,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2片,煎至8分,食远热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22、解毒排脓汤

处方银花12g,连翘6g,天花粉9g,白芷3g,薏苡仁9g,赤芍9g,甘草3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主土疡(亦叫土疳、针眼、眼疮)后期脓成,肿核局限,顶部变软或露出黄白色脓头。

用法用量若患者禀赋虚弱,病势不重,当去花粉、连翘,加黄耆补气,当归补血以扶其正,避免疖肿连续发生。

各家论述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意在清除余邪使疖肿更加局限;天花粉、白芷、薏苡仁消肿排脓,薏苡仁且能补中,配甘草,意在邪去而不伤正。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处方23、干蟾丸

处方虾蟆、食蛆(或虾蟆、食蛆俱烧存性),广陈皮1斤(炒),甘草(炙)4两,蓬术(炒)6两,厚朴(米泔浸,炒)8两,枳实(麸炒)8两,连翘6两,香附(米泔浸,炒)1斤,山楂6两,神曲(炒)6两,菔子(炒)8两,龙胆草6两,青皮子(炒)8两,川黄连(炒)8两,白术(土炒)8两,槟榔8两。

功能主治消积化食,健脾和胃,长肌肉,驱蛔虫。主五疳五痢,泻蛔虫,脏腑虚弱,身体羸瘦,发竖焦黄,小便浊色,肚腹膨胀。

用法用量方中虾蟆、食蛆用量原缺。虚者,加米仁、山药;虚甚,加人参;有虫,加川楝子、使君子肉、鹤虱。

摘录《医宗说约》卷五

处方24、黄连降火汤

处方川连(酒炒)8分,生军3钱,玄明粉2钱,连翘2钱,山栀3钱,赤芍2钱,谷精珠3钱,菊花2钱,夏枯穗3钱,桑皮叶2钱,丹皮2钱,玄参2钱,竹叶30张,灯心尺许,黑荆1钱,芦根1两,白蔻仁1粒。

功能主治眼大角红,为实火,肿痛,眵泪多。

摘录《费伯雄医案》

处方25、黄耆散

别名黄耆汤

处方黄耆3分(锉),沉香3分,熏陆香3分,鸡舌香半两,羚羊角屑1两,漏芦半两,黄芩半两,栀子6半两,甘草半两(生锉),栝楼根半两,汉防己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连翘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缓疽及诸痈肿,脓血结聚,皮肉坚厚,日久不溃,疼痛。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26、解毒丸

处方玄参3钱,连翘3钱,升麻2钱,黄芩2钱,芍药2钱,当归2钱,羌活2钱,防风2钱,生地黄2钱,荆芥2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以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疮毒肿疖,丹毒,赤游肿。

用法用量灯心、薄荷汤送下。

摘录《袖珍小儿》卷七

处方27、薄荷丹

处方杜薄荷1两,皂角末(不蛀者,去弦皮)1两,连翘1两,何首乌(米泔浸1宿)1两,蔓荆子1两,京三棱(煨)1两,荆芥1两。

制法上为末,好豉2两半,以米醋煎沸酒豉,淹令软,研如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解瘰疬风热之毒,自小便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熟水送下,日1次。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28、理中丸

处方山楂肉5钱,神曲(炒)3两,半夏(汤泡)3两,白茯苓1两,陈皮(去白)1两,莱菔子(炒)1两,连翘1两,发糵面(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别用生神曲5两,入生姜汁1小盏,水调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饮食所伤,胸腹饱闷不安,或腹中有食积痞块。

用法用量每服白汤或清水饮送下。

注意脾胃虚者勿服。

各家论述此方脾胃虚者服之,虚虚之祸,疾如反掌。盖山楂一味,大能g化食物,若胃中无食,脾虚不运,不思食者服之,则g伐之气胜,故云然也。

摘录《育婴秘诀》卷一

处方29、解毒救苦汤

处方连翘、牛蒡、桔梗、防风、荆芥、羌活、黄芩、人中黄。

功能主治解毒透肌达表。主痘疮。

用法用量加竹沥、姜汁少许为引。

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处方30、柴胡汤

处方生地4钱,白芷3钱,天冬1钱,青蒿6钱,柴胡1两,玄参3钱,生耆3钱,连翘3钱,百合5钱,知母3钱。

功能主治中蛊。额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见邪鬼形,耳闻邪鬼声,如犯大罪,如见恶役持练锁至,如有刀兵、健卒追赶,常思自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宜戒荤盐,俟毒净自愈,愈后不用戒鱼虾等物。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五

处方31、解毒排脓散

处方连翘、川芎、柴胡、酒芩、青皮、忍冬、牛蒡子、黄耆、皂角刺、大黄、当归。

功能主治肿毒。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钟,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般经》

处方32、黄连解毒汤

处方川连、黄柏、黄芩、山栀、连翘。

功能主治妇人经水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处方33、解暑湿济急丸

处方香薷8分,苡仁3两,杏仁2两,郁金1两5钱,扁豆1两,银花1两5钱,滑石2两,苍术1两,藿香1两,泽泻1两,草朴1两5钱,僵虫1两5钱,枳壳1两,薄荷8钱,连翘1两。

制法晒干为末,水泛丸。

功能主治夏月受暑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小儿服1钱。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卷下

处方34、解表泄火汤

别名解毒泻火汤

处方酒芩、大力子(炒)、归尾、酒栀仁、连翘、山豆根、甘草、桔梗、升麻、葛根、地骨皮。

功能主治痘疮起发,因火胜致根窠赤,顶亦赤而带艳者。

用法用量解毒泻火汤(《幼幼集成》卷五)。

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处方35、黄连解毒汤

处方黄连1钱,甘草1钱,玄参1钱,射干1钱半,贝母7分,桔梗7分,连翘7分,生地8分,犀角(水磨)1钱(药熟入)。

功能主治清血中之热,泻胃中之火。主小儿牙疳。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救急选方》卷上引《儿科方要》

处方36、黄连清喉饮

处方川连1钱,桔梗1钱5分,牛蒡子1钱5分(炒),玄参1钱5分,赤芍1钱5分,荆芥1钱5分,甘草1钱,连翘1钱5分,黄芩1钱5分,天花粉1钱5分,射干1钱5分,防风1钱5分。

功能主治喉痈。喉间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此方治喉痈实火证也。但喉病实火者少,虚火者多,不可轻试。若寒,必先投苏子利喉汤一、二剂,不应,且有口干便秘烦热之证,方可用之。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处方37、解毒活血汤

处方连翘3钱,柴胡2钱,葛根2钱,生地5钱,赤芍3钱,红花5钱,桃仁8钱,川朴1钱(后下),当归1钱半,甘草2钱,苏木2两。

功能主治鼠疫。脉道阻滞,形容惨淡,神气模糊,恶核痛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轻证初起,每三点钟服1次,危证初起,两点钟服1次,或合数剂熬膏,连连服之。或热,或渴,或出汗,或吐血,加生石膏1两,鲜芦根汁1杯,和药膏服,并多服羚羊角,犀角所磨之汁;孕妇加桑寄生1两,黄芩1两,略减桃仁、红花。

摘录《衷中参西》中册

处方38、黄连清胃丸

处方炒山栀2两,连翘2两,大黄2两,黄芩2两,生石膏2两,丹皮2两,薄荷2两,知母3两,朴消1两,荆芥1两,生地1两,黄连1两,升麻1两,防风1两,当归尾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赤芍1两,玄参1两,花粉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朴消煎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泻热解毒,清胃通便。主口燥舌干,两腮焮肿,牙齿疼痛,齿根溃烂,口流热涎,烦渴饮冷,气息臭秽,头痛目赤,尿涩便结。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开水送下。

注意忌食五辛荤腥;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39、柴胡煎

处方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1两,木通1两半,淡竹叶100片,瞿麦穗1两,连翘1两,防己2两,大黄(生)2两(细锉),生麦门冬汁3合(汤成下),生藕汁3合(汤成下),甜消4两(汤成下)。

制法先将8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热毒痈肿,血不散,初觉憎寒干渴,四肢烦闷。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半,去滓,下甜消令散,次入麦门冬、藕汁等,共分为8服,空腹2服。以溏利为度,余药食后缓缓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40、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连翘心、夏枯草、丹皮、青菊叶、川桂枝、全当归。

功能主治高年血络空虚,目暗已久,热气乘其空隙,由阴而上,攻触脉络,液尽而痛,当夜而甚者。

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处方41、柴连解毒汤

处方柴胡、黄芩、黄连、玄参、知母、贝母、防风、赤芍、连翘、牛蒡子、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麻出不透,毒未尽出,气因热逼,热极而致目红,发痰作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麻疹备要方论》

处方42、藁本丸

处方藁本(去苗土)1分,葶苈(炒紫色)1分,大戟(微炒)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泽漆(微炒)半两,巴豆(去皮心,麸炒出油尽)半两,赤小豆(微炒)半两,泽泻半两,甘遂(微炒)1两,牵牛子(炒熟)1分,连翘(微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肿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日1丸,加至2丸,空心温酒送下。服后小便多白色即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43、解毒活血汤

处方连翘3钱,丝瓜络3钱,淡紫菜3钱,石菖蒲1钱,川连(吴萸水炒)2钱,原蚕砂地丁5钱,益母草5钱,生苡仁8钱,银花4钱。

功能主治温暑痧邪,深入营分,转筋吐下,肢厥汗多,脉伏溺无,口渴腹痛,面黑目陷,势极可危之证。

用法用量地浆或阴阳水煮生绿豆4两,取清汤煎药。和入生藕汁或白茅根汁,或童便1杯,稍凉徐徐服。

摘录《霍乱论》卷四

处方44、蠲毒饮

处方防风1钱,赤芍药8分,川芎8分,连翘8分,甘草8分,牛蒡子(炒研)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水疳眼。忽生一珠,或在胞中,或在睛,疼痛甚如针刺,珠小属实症者。

用法用量白水2钟,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45、除湿解毒汤

处方白鲜皮5钱,大豆黄卷4钱,生苡米4钱,土茯苓4钱,山栀子2钱,丹皮3钱,金银花5钱,连翘4钱,地丁3钱,木通2钱,滑石块5钱,生甘草2钱。

功能主治除湿利水,清热解毒。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摘录《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46、狸骨丸

处方狸骨5分,连翘5分,土瓜2分,山茱萸2分,玄参2分,胡燕屎2分,黄芩2分,丹砂2分,马目毒公鸢尾2分,黄连3分,芍药3分,雄黄3分,青葙子3分,龙胆3分,栝楼3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体痛,心神恍惚,夜卧不安,小便赤黄,口干眼涩。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前服,日3次;不知,稍稍增之,以知为度。

注意禁食生鱼菜、猪肉、黄黍米、生血物。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范汪方》

处方47、荆防牛蒡汤

处方荆芥1钱,防风1钱,牛蒡子(炒,研)1钱,金银花1钱,陈皮1钱,花粉1钱,黄芩1钱,蒲公英1钱,连翘(去心)1钱,皂刺1钱,柴胡5分,香附子5分,甘草(生)5分。

功能主治外吹乳初起。因乳母肝胃气浊,更兼子吮乳睡熟,鼻孔凉气袭入乳房,与热乳凝结,以致乳房肿痛,寒热往来,烦躁口渴者。

用法用量上用水2钟,煎至8分,食远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48、黄芩荆芥汤

处方柴胡1钱5分,黄芩1钱5分,荆芥1钱5分,牛蒡子4分,连翘4分,瞿麦4分,车前子4分,赤芍药4分,滑石4分,栀子4分,木通4分,当归4分,防风4分,蝉蜕5分,甘草1钱5分。

功能主治小儿感冒发热,痰壅风热,丹毒疼痛,颈项有核,腮赤痈疖,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小便淋沥,胎毒痘疹,一切余毒。

用法用量加竹叶10片,灯芯10寸,水2钟,煎8分,不拘时候,频频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处方49、桔梗汤

处方黄芩、连翘、栀子、薄荷、桔梗、竹叶、甘草、大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表里两解。主感冒时疫挟热者。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治痢捷要新书》

处方50、膏药

处方川乌1两,甘草1两,大黄6钱,当归8钱,赤芍5钱,白芷5钱,连翘1两,白蔹1两,官桂5钱,木鳖子5钱,槐枝8钱,柳枝8钱,桃枝8钱,桑枝8钱,枣枝8钱,苦参1钱,皂角8钱。

制法上(口父)咀,用真麻油2斤,浸药1日,以火熬油老,滴水成珠,以绵子滤去滓,将油再熬一滚,入飞过黄丹12两,用柳枝频搅,滴摊油纸上以不粘手为度,收起待冷听用。

功能主治风寒湿气所伤,跌扑闪伤;一切疼痛,心腹痛,吼喘咳嗽,泻痢,头痛,眼痛;一切无名肿毒,疔、臁、发背、流注、疖毒、疮疡。

用法用量风寒湿气所伤,跌扑闪伤,一切疼痛,心腹痛,吼喘咳嗽,贴背心;泻痢,贴脐;头痛,眼痛,贴太阳穴;一切无名肿毒,疔、臁、发背、流注、疖毒疮疡,俱贴患处。

摘录《秘传打损扑跌药方》

处方51、黄连上清丸

处方黄连8两,大黄256两,连翘64两,薄荷32两,防风32两,复花16两,黄芩64两,芥穗64两,栀子(炒)64两,桔梗64两,生石膏32两,黄柏32两,蔓荆子(炒)64两,白芷64两,甘草32两,川芎32两,菊花128两。

制法上为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小丸;或炼蜜为大丸,重2钱。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消炎散风。主头目眩晕,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二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水丸2钱或蜜丸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2、解毒和中汤

处方防风5分,荆芥5分,泽泻5分,猪苓5分,陈皮5分,连翘7分,黄芩7分,茯苓7分,前胡7分,贝母7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斑疹泄泻。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处方53、解毒汤

处方黄芩1钱,黄柏1钱,黄连1钱,甘草5分,连翘5分,天花粉5分,皂角刺5分。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肿硬焮赤,诸般丹毒初起。

用法用量加竹叶10片,不拘时候呷之。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54、痢疾立验神方

处方香附1钱,陈皮1钱,赤芍1钱,栀子(炒黑)1钱,车前子(炒)1钱,川黄连(炒)1钱,连翘5分,木香2分(磨水,待药煎成入内)。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上用水2钟,煎至1钟,温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一

处方55、解表汤

处方桑叶4.5g,蝉蜕1.5g,淡豆豉4.5g,苇根6g,薄荷1.5g,菊花3g,连翘4.5g,山栀1.5g,甘草1.5g。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主麻疹前期或风热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咳嗽,声音嘶哑。

用法用量以上为3岁儿童用量。

各家论述方中用桑叶、蝉蜕、淡豆豉、薄荷辛凉解表;苇根、菊花、连翘、山栀、甘草清热解表。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56、大黄膏

处方大黄6分,附子4分(炮),细辛3分,连翘4分,巴豆1分。

功能主治痈肿,瘰疬核不消。

用法用量上药以苦酒浸1宿,以腊月猪膏煎3上3下,去滓,以绵滤之,用敷之,1日3-5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三引《经效方》

处方57、橘半消化丸

处方陈皮、半夏、连翘、苍白术、神曲膏、山楂、川芎、香附、茯苓、莱菔子。

制法各味如常制,神曲为细末,作稀糊为丸。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开郁下气。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58、桔干汤

处方荆芥、防风、连翘、桔梗、牛蒡、射干、玄参、山豆根、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痰热客肺,喘急上气,致失音者。

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处方59、解毒疏痘汤

处方防风、荆芥、羌活、柴胡、川芎、白芷、当归、连翘、黄芩、黄连、麻黄、紫草、蝉蜕。

功能主治预服解热去毒,已出解热毒斑疹。主妇女痘,色红紫,口干,壮热,谵语。

用法用量加姜、葱,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60、解毒天浆散

别名解毒天浆饮

处方天花粉2钱,防风1钱,防己1钱,皂角针1钱,白藓皮1钱,连翘1钱,川芎1钱,当归1钱,风藤1钱,木瓜1钱,金银花1钱,蝉蜕1钱,薏苡仁1钱,甘草5分,土茯苓2两。

功能主治杨梅疮。不问新久,遍身溃烂,及筋骨作疼者。

用法用量解毒天浆饮(《疡医大全》卷三十四)。病在下部,加牛膝。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