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有人首次在尿及胰腺中发现了蛋白质胰舒血管素,又称激肽释放酶。以后在血浆及许多组织发现存在着激肽释放系统。此系统除参与炎症反应、致痛等作用外,还是重要的内源性降压系统,与高血压发病也有关系。
激肽释放酶包括血浆激肽释放酶和组织激肽释放酶。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是以无活性的前体,即血浆前激肽释放酶的形式存在,故血浆中只含有微量激肽,其活性产物是缓激肽。组织激肽释放酶广泛存在于肾、胰腺、胃肠道粘膜及中枢神经系统等许多组织中,它以激肽释放酶原的形式在组织中合成,再经胰蛋白酶激活形成组织激肽释放酶,并可释放至血液循环。组织激肽释放酶作用于血浆激肽原Ⅰ,生成活性产物胰激肽,并可进入血浆,经氨基肽酶水解生成缓激肽。
激肽主要包括缓激肽、胰激肽和甲胰缓激肽三种。它们是不同的激肽释酶作用下的不同产物。缓激肽和胰激肽是体内最强的血管舒张物质之一。静脉注射缓激肽可引起全身小动脉舒张,显著降低外周血管循环阻力,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引起血压下降。缓激肽还具有强大的利尿钠效应,可使肾脏血流量增多,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压增高,抑制肾小管再吸收,并通过刺激入球小动脉压力感受器及致密斑而产生利尿钠作用。另一方面,缓激肽可抑制远端肾小管对钠和水重吸收及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从而促进水钠排泄。缓激肽的这种作用可被其抗体或拮抗剂所遏制。
从激肽的生物特性可以看出,它与高血压的发病可能有关。研究资料也证明,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尿中激肽释放酶的水平都显著降低。而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黑人较白人尿中激肽释放酶水平低,黑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较白人高。在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对缓激肽的降压反应明显增强,从而提示缺乏内源性激肽。有人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抗高血压作用,与体内激肽水平增高有关。因为同时应用激肽抗体,其降压作用便明显削弱。还有人报道,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肾脏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活性增加,同时肾脏血流量增加,作者认为,其降压作用主要增加了血浆激肽水平。从以上客观事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种因盐皮质类固醇分泌过多的高血压外,其余的高血压都可能与肾脏激肽释放酶系统性低下有关。但肾脏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对肾脏的作用机理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产生的激肽使肾脏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其结果引起的钠利尿是肾小管对钠的直接调节作用,还是通过PGS所引起的作用,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搞清,可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高血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