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丽江柴胡
名称出处:《中国植物志》
概况基源: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丽江柴胡的地上部分。
原植物:丽江柴胡Bupleurum rockii Wolff
历史: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作竹叶柴胡用。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长,略增粗,黑褐色,木质化。茎直立,有时带紫红色,上端有稀疏短分枝。叶质地较厚,茎生叶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顶端急尖或钝圆,叶缘稍厚带红色;茎上部叶广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钝尖,边缘紫色。花序梗长而挺直,长3~7cm,总苞片1~3,绿色有时带红色,顶生花序直径6~8cm;伞幅8~12,侧生花序伞幅3~7,不等长;小总苞片5,微带红色,长等于或超过花时小伞形花序,小伞具花10~12。双悬果成熟时红棕色,卵形,每棱槽中油管3,合生面4。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1分册.245页.图版129)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海拔1950~4200m的山坡草地或疏林下。分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
药性参见“竹叶柴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