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el征的临床价值及应用

医药知识2023-02-08 21:28:37百科知识库

Tinel征的临床价值及应用

早期人们对Tinel征的产生机制了解不多,对其临床价值的认识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早期多持否定态度,这主要是因为Tinel特别强调阳性代表着神经功能的恢复。但临床上,许多Tinel征阳性的病人却并没有好的功能恢复效果。如对解剖上完全断裂的神经,不进行手术修复不会有恢复的机会,但其近端Tinel征仍为阳性(神经瘤)。另外,一些神经损伤的患者,Tinel征阴性,但却获得了完全性的功能恢复。这些矛盾的现象,使人们对Tinel征的热情大为降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普遍怀疑其价值,临床应用很少。

  直到1946年,Nathan和Rennie[3-5]指出在神经损伤的病人,应经常检查,看Tinel征“是否向前进展”,而且是否进展所代表的价值更大。由于有些病例Tinel征阴性,但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故Nathan和Rennie不同意Tinel“麻痛征阴性预示着预后不佳,需要手术干预”的观点。

  1949年Napier观察了周围神经大段缺损的病人,在近端Tinel征阳性,但在远端Tinel征阴性,提示近端神经瘤形成。在创伤性神经瘤的病人,除了Tinel征阳性外,还伴有局部的疼痛。

  Tinel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目前仍有争论。Tinel征在周围神经的临床应用主要有3方面:

  (1)判断神经损伤后是否再生及再生速度,如神经缝合或损伤较轻其内膜连续性尚存,近端再生的轴突能通过损伤区,则Tinel征阳性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向前进展,预示着可能有较好的功能恢复;

  (2)判断神经损伤后断端是否有创伤性神经瘤形成,如神经断裂或外观连续性尚在而内部中断,近端再生的轴突不能长入远端髓鞘管,而杂乱无序的堆积于损伤区,则Tinel征阳性且伴有疼痛,麻痛征固定于损伤区,不随时间向远侧进展,提示有创伤性神经瘤形成,需手术探查;

  (3)判断周围神经卡压的部位,慢性神经卡压逐渐造成部分轴突变性和脱髓鞘,变性的轴突近端则继发性的再生出新的轴芽,如卡压因素未解除,再生轴芽不能长入远端神经鞘膜管而堆积于局部,表现为Tinel征固定于卡压点。一般认为Tinel征判断神经卡压的敏感性在60~70%。1998年Ghavannini[11]报道在腕管综合征常用的5种体征中(Tinel征、Phalen试验、反Phalen试验、腕管挤压、震动试验),Tinel征的敏感性最低(32%),但特异性最高(84%)。

本文标签: 骨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