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胡荽

医药知识2023-02-02 16:55:53百科

天胡荽

概况

异名:石胡荽(《纲目》、《四声本草》),破铜钱(《植物名实图考》),鹅不食草(《食性本草》),满天星(《草木便方》),遍地锦、地钱草(《福建中草药》),过路蜈蚣(江西、福建)。

基源:为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天胡荽的全草。

原植物: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历史:《纲目》载石胡荽,释名天胡荽。李时珍引孙思邈《千金方》云:“一种小草生近水渠中湿状,状类胡荽,名天胡荽”。另《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积雪草,其中一种叶有锯齿名破铜钱的与本种极似。

形态:多年生匍匐状草本,全草有香味。茎细长成片平铺于地上,单叶互生,叶柄长0.5~8cm,无叶鞘,有膜质半圆形的小托叶;叶片圆形或肾圆形,直径0.5~2.5cm,掌状浅裂,具5~7裂片,裂片较宽而短,上面无毛或疏生柔毛,下面通常有柔毛。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花序梗纤细,长0.5~35cm,短于叶柄;小总苞片4~10,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1.5mm,膜质,有黄色透明腺点;小伞形花序有花5~18,无花柄或有极短的柄,花瓣卵形,长约1.2mm,绿白色,有腺点;无萼齿,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柱长0.6~1mm。双悬果近圆形,长1~15mm,宽1.2~2mm,两侧压扁,中棱在果熟时极为隆起,幼时表面草黄色,成熟时有紫色斑点。花期4~5月,果期6~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16页.图版2:4-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3000m的地方,通常生长在潮湿的草地、沟边、路旁以及农村房前屋后墙脚下。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朝鲜、日本、东南亚至印度都有分布。

四川地区也有以破铜钱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var.batrachium(Hance).Hand.-Mazz.ex Shan(参见“江西金钱草”条)和肾叶天胡荽Hydrocotyle wilfordi Maxim.与本品同等入药。肾叶天胡荽叶片较大,圆形或圆肾形,长15~3.5cm,宽2~7cm,叶下面疏生短刺毛,花序梗等于或长于叶柄,与天胡荽有区别。(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册.25页图版7:1-5)生于海拔350~1400m的阴湿山谷、田野、沟边等处。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越南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间采收全草,洗净,晒干。药材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

鉴别:根呈细圆柱形,外表淡黄或灰黄色。茎细长而匍匐。叶圆形或肾形,直径5~35mm,不分裂或有5~7裂片,边缘有钝齿,叶柄长5mm,伞形花序与叶对生,伞梗长5~30mm,总苞片4~10,倒披针形,每伞形花序有花10~15朵;萼齿缺乏,花瓣白色,双悬果略呈心形,分生果侧面扁平,光滑或中棱略锐,次棱不显。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全草含黄酮、酚类、氨基酸、挥发油、香豆素[1],豆甾醇(Stigmasterol)[2]和上-芝麻素[3]。 黄酮成分为槲皮素、金丝桃甙(Quercetin-3-galactoside)、异鼠李素(Issorhamnetin)和槲皮素-3-β-D-(6′-咖啡酰半乳糖甙)〔Quercetin-3-O-β-D(6″-Caffeoylgalactoside)〕[4]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28 。
[2] Indian J Chem 1975;13(1):97 。
[2] Planta Med 1987;53(2):228 。
[4] Phytochemistry 1982;21(8):2156。

本文标签: 天胡荽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