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云母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云液、磷石(《本经》),云母石(《中国药典1977年版》),千层玻(《四川中药志》)。
基源:云母为硅酸盐类云母族矿物。
原矿物:云母正品一般指白云母Muscovite主含钾、铝的铝硅酸盐[KAl2(AlSi3O10)(OH,F)]。部分地区以甲香(为蝾螺科蝾螺Turbo cornutus Solander的掩厣)作为云母药用。
历史:云母始载于《本经》。《荆南志》载:“华容(今湖北潜江县西南)方台山出云母,土人候云所出之处,于下掘取无不大获。……据此,则此石为云之根,故得云母之名。”《别录》云:“云华五色具,云英色多青,云珠色多赤,云液色多白,云砂色青黄,磷石色正白。”苏颂说:“作片成层可析,明滑光明者为上。……谨按方书用云母,皆以白泽者为贵。”《抱朴子》载:“云母有五种,而人不能别,当举以向日看之,阴地不见杂色也。……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晶晶纯白者名磷石。”与现今供药用的白云母相符合。白云母曾收载于《中国药典》1963年版和1977年版。
形态:白云母单晶体呈假六方板柱状、板状或片状;集合体成板片状或鳞片状。薄片无色透明,含杂质者常带浅黄、浅绿或浅灰等色。解离面呈珍珠光泽。硬度2.5~3。密度2.77~2.88g/cm3。解理平行底面极完全。薄片具弹性。绝缘隔热性特强。
产状:白云母广泛分布于片麻岩、云母片岩、千枚岩中,在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以及伟晶岩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当硅铝质岩石遭受云英岩化时常产出大量的白云母。有时也见于砂岩中。主产于中国华北及辽宁、山东、江苏、湖北、湖南、云南、西藏。
蝾螺掩厣(甲香)与白云母主要不同处:掩厣呈扁圆形,直径1~4cm;一侧边缘较厚,一侧较薄。一面隆起,淡白色、淡棕色,上面有颗粒状突起,并有螺旋状隆脊。另一面平坦有螺旋纹。质较坚,打碎后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咸。分布于浙江以南沿海。主产于福建、广东。使用省区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甘肃、江西、河南、贵州。
生药采集:采得后洗净泥土,除去杂石。
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为多数薄片叠成,一般长2~6cm;无色透明或白色,具玻璃样光泽。质硬,不易折断,但可片片剥离,薄片表面平滑,透明如玻璃纸,有弹性,能曲折,断面不平坦。有泥土气,无味。以易剥离、片大、透明者为佳。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方法有净制,煅制和醋制。 ①云母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撕成薄片。 ②煅云母石取净云母石,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冻,研粉。 ③醋云母石取净云母石,置耐火容器中,煅至红透,以醋淬,取出,干燥,用时捣碎。每出母石100kg用醋20kg。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化学性质含KAl2()(OH,F)2,其中S1O243.44%,Al2O329.56%,Na2O2.51%,K2O10.11%,Fe2O36.68%,CaO0.53%,MgO2.13%,H2O5.14%。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