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含读《陶行知》有感、陶行知文集读后感(916字)、《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935字)、《陶行知文集》读后感(971字)、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1004字)、陶行知教育名言读后感(1037字)等900字、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范文6篇,供您参阅。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_916字
我专心研读了《陶行知文集》。读了之后深深感叹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被文中深邃的思想所折服。我想我会再一次去阅读,反反复复地将先生的思想精髓内化于心,直到真正能指导我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止!
陶行知先生生活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的,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改革中国教育,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实践教育家。学习陶行知、走近陶行知,对于今天我们搞好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陶行知的文集,内容丰富,娓娓道来,深邃的思想通过朴实的语言展现出来。我谈谈两点感想:
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问”一章中详细解答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我理解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要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并且,学得的知识与现实应是一致的。这让我想起我们的春游,带着孩子来公园之前我们教育孩子要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然而到了公园,孩子扔垃圾的时候,老师有时却熟视无睹,这不是“教学与做”分离吗?这应该引起我们老师注意,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否则,学校学的知识就变得贫乏,苍白无力。
陶行知先生又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吗?。
在“教学合一”的理论中,陶行知先生还强调:先生不仅要拿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他认为,教师不是贩买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的,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断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吗?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他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成语因材施教: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意指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材,而给予不同的教导。语本《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另可参考: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为政》[典故]孔子晚年回到了鲁国,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并从事教育工作,不但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有许多创新的教育观,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张对後世影响至钜。例如《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子游、子夏曾分别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给了两人不同的答案。子游虽能奉养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时,强调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亲态度欠佳,所以孔子强调愉悦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说两人虽然问了一样的问题,但孔子针对个别欠缺的部分作回应,所以会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也说明了应依循个别的的不同资质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门弟子三千,分列於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四科,程颐认为便是依其资质与能力而分,所以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颐的这段话见载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後来“因材施教”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说明教育者必须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材,而给予不同的教导。
成语教学相长:教学相长[jiào xué xiāng zhǎng],意指教与学互相增长。指通过教授、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教师本身的水准也可藉此提高。语出《礼记·学记》。[源]《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典故]《礼记》为十三经之一,大概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学所记。本为许多关於“礼”的单篇文章,西汉戴圣从中选取四十九篇编订成书,世称“小戴礼记”,成为现今通行的版本。其中的〈学记〉篇,论述了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及教学为师的道理。此段文字是论述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作用。就像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去尝试,就不知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知它的美好,所以一定要学习过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接着,透过教学,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在哪里。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要求自己要更进一步的学习;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然後能自我勉励,学不懈怠,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增长的。後来“教学相长”被用来指通过教授、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教师本身的水准也可藉此提高。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_935字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颇有感触。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要进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将其与传统教育区分开来。陶先生称传统教育为“吃人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下学生只读死书、死读书,逐渐失去了生活里、创造力。相较而言,生活教育则刚刚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读活书、活读书,这样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这种是非分明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一语道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且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陶先生用简单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什莫叫“生活教育”,这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很是有启发。就从小学的课本上来看,教材中的课文越来越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开始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再看课程的设立,多了综合活动、校本课程等综合课;最后看学校的制度,逐渐从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自律,通过与社区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校与社区结合,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她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其次这个“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
成语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如:《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又如:她爱的是四敏!矢志不渝的爱着。——高云览《小城春秋》第17章
成语知行合一: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如: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如: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陶先生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文汇报》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_971字
近期我阅读著名著《陶行知文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作为一名教师我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一、爱是施教的前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生活是施教的基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他提倡生活就是教育,教育源于生活。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创新教育是关键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成语义不容辞:义不容辞[yì bù róng cí],意指道义上不容许推却。语出唐·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源]唐·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据《唐文拾遗·卷一五》引)夫显微阐幽,义不容辞。功高德盛,资篆籀之铺扬;声飞实腾,载金石以不朽,是以定献忠穆,汉室之良佐也。[典故]“义不容辞”的意思就是说道义上不容许推辞。这句成语常用在对需要自己出力协助的事情,因道义责任,不容自己推卸的情况。比较早的文献资料,见於唐代岑文本所撰的〈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碑文中有“夫显微阐幽,义不容辞”两句,意思是说彰显隐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义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国演义·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结三十万大军南下报赤壁之仇,孙权召请诸将来商议对策,其中张昭建议派鲁肃前去荆州找刘备合作,因为“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原来刘备当时和东吴的许多事,多亏鲁肃(子敬)从中穿梭帮忙,加上因为周瑜弄巧成拙,让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本来孙刘两家各怀鬼胎,这下结了亲家,对协力抵抗曹操大军这件事上,在道义上,应该不会推卸,所以说是“义不容辞”。
成语显微阐幽:显示细微之事,说明隐幽之理,使之显见着明。如:《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又如:然则诗话之作,集思广益,显微阐幽,宁滥毋遗,不亦可乎?——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_1004字
在一个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的美丽而温暖的季节里,我们一批走在教育改革的先行教师队伍怀着求知,创新的理念满腔热情地奔赴在南京“行知”路上。
初见和蔼可亲年过七旬的汤老师,被她的博学多才所吸引!被她的旺盛精力和神采飞扬所惊诧,被她的求知、传知的精神而折服!被她的‘忘我“境界而感动!
我们敬爱的汤老师,连着三天给我们讲授”陶行知思想“,出口成章,联句成文。字字珠玑,声情并茂,听得我们入境入情,茅塞顿开…
行知思想,行知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有幸结识汤老师作为教育引路人,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将以”行知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以前,我们只是机械的传授知识,教法死板、老套。只知道一味的灌输,不知道让孩子实践。听了报告,我们明白了不能读死书,死读书,不能一味的追求分数。要把课堂变得灵动活跃起来,贵在实践和参与。”行知行“就是通过实践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行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要解放孩子的头脑,眼睛,嘴巴,手脚。让孩子去尽情的想象,尽情的看,尽情的说,自由的跑…家长放手,老师放手,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清香的泥土中锻炼自己,在伟岸的大山间,在潺潺的溪水旁,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的孩子是乡村的孩子,我们的学校是乡村的学校。我们有优势,我们有资源。我们要利用我们的优势和资源。让孩子参与耕、种、收。让孩子凭着兴趣和热情自己去开展一些乡村活动,亲自实践,掌握技巧,技能。从中获取知识,明白道理。一次实践活动远比在课堂上听一百遍要深刻的多!所以要重在”动“。只有多做,多动,多实践,多参与,才会有最大的收获!
现在是课堂讲授多,实践活动少。孩子听得多,而做的少,看的少。所以多数孩子有知识无能力。变成了所谓的”书呆子“。
要想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我们的教育就要顺应陶行知思想,从娃娃抓起,从现在做起。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注重差异,因材施教。把一代代的孩子培养成具有能力和魄力的健全人才。
乡村文明教育需要陶行知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乡村教育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永放光彩!
我们要以汤老师为榜样,牢记汤老师的教诲。汤老师的播陶,传陶,研陶精神激励着我们将在”行知“路上阔步前进!勇往直前!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陶友队伍不断壮大,让陶的种子遍撒每一个角落!
成语茅塞顿开: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如:《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又如: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成语书呆子: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又如:科甲出身的,总不免书呆子的味道。——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
陶行知教育名言读后感_1037字
阅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读到了先生的一些随感和名言。他的某些话,真的触到了我的神经,撞到了我这个21世纪教师的“麻木”的灵魂。最令我感触的不是他的教育理论,而是他热烈美好的教育梦想。
“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从生,人人有得呼吸。”看这种热情,看这种豪情,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的自信,对教育的希望。这样的感情,我们不是没有,只是大家都把它埋在心里,我们不敢相信我们的教育有这样的威力。我们缺乏陶先生这种“脱离现实”的傻气和呆气。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教师,教育,承担着如此重大的责任。这种强大的责任感,常常会成为巨大的动力。不要时时刻刻清楚地注意着我们的压力。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很丰富,历经百年,有些仍然光芒璀璨,对现代教育仍有重大意义。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其实关于教育,陶先生曾多次提到一个“真”字,我特别喜欢这句。
“心心相印”,多么好的字眼。谁曾料想,原来师生关系竟然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师生会有这种境界吗?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相”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只有有了这个“相”字,才会有合力出现。不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说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常常低估看了他们在各方面的潜力和能力。我们总是说父母娇惯了孩子,其实我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的娇惯着我们学生。未来老师帮他们设想好,知识做到烂熟灌给他们,习惯是我们日日要给他们做的必修课,计划老师帮你做好,规矩老师给定好,有麻烦老师帮你处理好,有烦恼老师帮你开导。反过来呢?学生不需要做任何事,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理解,不需要关心任何人。
包括他们自己。这样的学生很可怕,离开父母和老师的庇佑就会如怒海一叶;要么无爱,他们不懂得给予为何物,这样的人一生将永远是孤岛一片,毫无意义。我希望我学生要跟我一样,要关注自己,要爱护自己,要为自己理想挥汗;要关注别人,要爱护别人,要为别人的快乐付出。同时也告诉他们,老师不是神,也是他们身边的别人,也需要他们的关注他们的爱护。同他们需要老师一样,老师同样需要他们。不知道学生会不会理解,但是我会去尝试,让他们理解老师与学生间的“真”,理解人生中不可缺的“相”。
成语心心相印:心心相印[xīn xīn xiāng yìn],意指指禅宗修行者,师徒不须经由文字、言语的传达,即能两心契合,互通禅理。语本《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後用“心心相印”比喻彼此心意互通。[源]《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典故]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认为禅理不可言说,而断际禅师的《传心法要》就是延续此说。他强调在禅理的实践中,心就是本体、核心,是众生本来就具有而永不变易的佛性;禅修的目的在於保住本心,不起妄念,不假外求。他还特别强调实际生活中“心即无心”的道理。在一切行住坐卧中,但求无心,即不起妄念,这就是佛心了。因此修行时,不须透过语言、文字,以己心和佛心相印证,领悟佛的真理,就是“以心印心”了。後来“心心相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也用来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成语不知不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如: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又如: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不知不觉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_1040字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们教育者触动都很大。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现谈谈自己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我们要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实际发展出发,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内容。
——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在平凡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成语一生一世:一辈子。如:明·阮大铖《燕子笺·试窘》:“这样一撞,就撞着了,才使得。不然一生一世也只是这样嘴巴骨。”又如:要是有了生活做,我一生一世也忘不了你的恩。——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
成语一去不复返:一去就不再回来了。如:《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