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读《最后》有感、最后的藏羚羊读后感(619字)、读《最后的姿势》有感(626字)、最后的精灵读后感(626字)、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读后感(626字)、最后一课读后感(634字)、最后一片树叶读后感(634字)等600字左右的优秀读后感6篇,供您参阅。
最后的藏羚羊读后感_619字
最近我读了《最后的藏羚羊》一文,知道藏羚羊是一种生活在我国可可西里草原的珍稀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一只名叫可里的藏羚羊的所见、所闻、所想,向人们诉说了它们的悲惨命运。
可里降生不久,就惊恐地目睹了同胞被恶狼活生生吞吃掉的情景。“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简单:站起来,生存;站不起来,死亡。”然而,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可里越来越懂得,狼固然是它们不共戴天的敌人,而真正让它们遭遇灭顶之灾的却是具有高智商、主宰整个世界的人类。因为狼只要得到一只藏羚羊就会满足,而人――那些偷捕偷猎者,他们从来就不知道满足,他们凭借手中的武器,非要把国家明令保护的、数量少得可怜的藏羚羊斩尽杀绝不可!
当读到藏羚羊为了逃避捕猎者的枪口而拼命地奔跑的情节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那血腥的一幕:一个偷猎者追杀一只怀孕的藏羚羊。走投无路之际,藏羚羊想到的是腹中的胎儿,它绝望地跪在地上祈求捕猎者手下留情。然而可恶的捕猎者毫不手软地杀害了两条生命,脸上还露出得意的奸笑。
文章最后一句写到:“这些荒原上的精灵,随时准备向自由的天堂奔去。”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是一片茫然,它们有自由的天堂吗?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思绪万千。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被人类称为“珍奇”的动物,都在遭受着与藏羚羊同样的命运。在此,我呼吁人类,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不要再随意杀害它们了!让我们每个人都尽一份力,保护好人类与动物、植物共同的家园吧!
成语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又如: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鲁迅《彷徨·祝福》
成语不共戴天: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如:《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又如: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 ——齐怀《刑场上的婚礼》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_626字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发生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在今天,我们也了解了其中一个恪尽职守,大爱无疆的政治老师。
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誓死护卫四名学生,最终他与世长辞了,但却换来了四名学生的生还。
多么伟大的师生之爱呀!在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首先想到的不是在家的女儿,而是身在教室中的学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义无反顾的张开双臂,保护自己的学生!
在救援人员刨开碎石之后,谭千秋老师死去仍保持双臂张开的姿势,他至死也不忘——自己是一个老师呀!
“张开双臂,保护学生”是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也是一个永恒的姿势,一个充满爱的姿势,更是一个责任的姿势!
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像谭千秋老师这样舍己为人的人虽然很多,但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为了“炒作”自己,不惜利用人性的善良使自己名声大噪。比如网络上疯传的“最美女孩”给乞丐喂饭,还帮助其寻找家人的故事。在文字解说上还附加了照片,做得极其逼真。但经记者一调查,完全经不起推敲。原来网络上所传的“最美女孩”不过是喂了老人两口白米饭,和老人拍了两张照片后,便扔下其不管了帮助其找家人完全是无稽之谈。这一切都是“网络推手”的“功劳”。
善良永远也不会用伪装,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人性中做可贵的“真善美”!善良永远都是无价之宝,百利而无一害,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唤醒内心的“善”,学会去守护吧!
成语无稽之谈: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如:《尚书·大禹漠》:“无稽之言勿听。”又如:既无其说,是为无稽之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
成语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如:《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又如:爱朋友,讲义气,舍己为人,这些地方他和朱老忠有共同的地方。——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代序)》
最后的精灵读后感_626字
《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书中发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世界之最”。它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母爱。
一个精灵因渴望人间的情感生活,从精灵世界来到人间,成了人类的妻子和母亲,可因为精灵的生活方式和人的有差异,丈夫和女儿接受不得而返回精灵的家乡。这个故事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都市——上海,文中的插图和地点让人信以为真,看得入迷。
主人公陈淼淼在知道妈妈是精灵以后,心里一直是担心。她害怕自己也是个精灵,但有为自己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妈妈而高兴。可爸爸又马上提出离婚,陈淼淼千方百计地挽回爸爸。可虽然爸爸不离婚了,他又发现了妈妈靠和小青蛙血来维持人形这个秘密,不得和妈妈分别。这个故事一波三折,是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孩子那风暴般的生活。
在这风暴般的生活中出现了两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最粘的胶水——感情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母爱。而这个故事正是因为这两个“世界之最”连在了一起。人人都有一个爱儿女的母亲,我们有,陈淼淼也有。只是陈淼淼的母爱是在将要失去后才得到的——他知道母亲要离开后才和母亲飞行,在复习期间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朱自强曾评论《我的妈妈是精灵》:作为表现少女心灵成长历程的作品,《我的妈妈是精灵》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之感;作为表现幻想的第六感作品,《我的妈妈是精灵》则把我们从僵固的现实中解放出来,刚飞自由的心灵,拥抱生活的无限可能。
“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母爱。”《我的妈妈是精灵》留给我这样一句话。
成语神通广大: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如:《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入王母地之处第十一》:“师日:‘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又如:这孽畜更做你这般神通广大,也不合佛顶上大惊小怪。——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
成语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又如:从小风流俊雅,无所不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读后感_626字
北风呼啸,此时正是叶落归根之时,房间内,脸色苍白的乔希正瞪大双眼默地看着窗外的常春藤树,时不时发出微弱的声音,像是在倒数着什么。
乔希认为,当常春藤树上的最后一片树叶落下时,就是她告别着个世界的时候。她的朋友苏薇知道后很担心女孩,因为乔希已经失去了对活下去的渴望,若是这样,及时神仙下凡也救不了她。
苏薇不知不觉中攥紧了手中的笔,心想:决不能让乔希失去最后的信心。
她找到了楼下的老画家比尔曼家中,恳求他能帮助乔希。老画家看着外面下着的雪,低头沉思着。
第二天,乔希依旧坐着轮椅看着窗外,她惊讶地发现树上竟然还留着一片树叶,她静静地等待着最后一片树叶的凋零。又一天过去了,树叶还在。乔希突然意识到一个人不想活下去是多么可耻的想法。渐渐地,她的眸子里透露出圣的希望。
两天后,乔希的病情好转,随之传来的是比尔曼的死讯,几天前他染上了肺炎。
苏薇想起了那个穿着破旧蓝色衬衫的老画家,将全部告诉了乔希。她能想到的是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比尔曼爬着梯子,手持画笔,托着画盘在完成他最后的作品。
比尔曼,本作品中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为拯救一个年轻的生命,在寒冬,冒着雪在树上作画,用生命完成了他这一世最美丽的作品。及时他知道自己的事迹不会被更多人知道,但他的无私,感动了乔希,让乔希永远记住了他。
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从不在乎被多少人称赞,他只在意是否可以帮助别人,奋不顾身。
作文题目: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作者:折桂九7张璟博
成语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如: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又如:难以想象,他是怎样渡过那风雨交加的日子的。
成语奋不顾身: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意指奋勇向前,不顾生死。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源]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据《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引)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盃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另可参考:《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李广》[典故]“奋不顾身”是指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生死之意,出自於《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在父亲过世後继承父志,任太史令,从事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的工作。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带兵五千力战匈奴十余万人,後因寡不敌众,力竭而降,武帝大为光火,下令诛其全家。司马迁出面为他辩护,触怒了武帝,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後,转任中书令,决心效法先贤在逆境中愤发的精神,完成太史公书,即现在的《史记》。司马迁受刑後,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写了封信给他,告诉他贤臣应有的作为。司马迁看了後回信,陈述对李陵之事的观点以及受辱的经过。并说自己跟李陵并不熟,但见他“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认为李陵孝顺、讲信用、有义气,对下人也很好,并且出生入死,为国家的存亡“奋不顾身”,实在是个好人啊!如今降敌也是迫於无奈。後来“奋不顾身”这句成语就出自此处,用来形容奋勇向前,不顾生死。
最后一课读后感_634字
今天在课上老师让我们默读了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顽皮、不爱学习,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命运、民族尊严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过上最后一节法语课,他认识到普鲁士军队不仅占领了他的家乡,还要剥夺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实行奴化教育,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灵上、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有对自己的悔恨、有对侵略者的痛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韩麦尔先生翻开教材,开始讲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对自己平时最讨厌的语法,居然“全都懂”,觉得韩麦尔老师“讲的似乎很容易、很容易”。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面对的残酷现实是他始料不及的,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他不但失去了生养他的这块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而且失去了一个民族赖以共同生存下去的纽带——本民族的语言。一种懊悔、愤恨、失落、茫然的复杂情绪,一股脑儿涌上了他的心头。面对如此不可抗拒的如此冷酷的现实,小弗郎士突然开始感觉到祖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爱国之心在此时此刻也表现的那么强烈,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他眼里的一切都跟“祖国”两个字紧紧地不可分开了。这时的小弗郎士狠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知识都学好。
让我们以此为戒,好好学习自己的母语、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
成语不可抗拒:抗拒:抵御。无法抵御。如: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又如:王朔《动物凶猛》:“在格斗中表现勇猛和对异性有不可抗拒的感召力。”
成语突如其来: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如:《易·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又如:其在前曰:真为素昧平生,突如其来,难怪妾之得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最后一片树叶读后感_634字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最后一片树叶》这篇小说是欧亨利写的,他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说:有个病人躺在病床上,绝望地看着窗外一棵被秋风扫过的萧瑟的树。他突然发现,在那树上,居然还有一片葱绿的树叶没有落。病人想,等这片树叶落了,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于是,他终日望着那片树叶,等待它掉落,也悄然地等待自己生命的终结。但是,那树叶竟然一直未落,直到病人身体完全恢复了健康,那树叶依然碧如翡翠。其实,那树上并没有树叶,树叶是一位画家画上去的,它不是真树叶,但它达到了真树叶生动真实的效果,给了那位病人一个坚强的信念:活着,只要那片树叶不落,我的生命就不会死。结果,他真的康复了,走出病房去那棵树下看个究竟。他站在树下,被画家的用心感动了。因为画家是惟一了解他内心秘密的人,画家知道他在等待树叶全部掉落之后,再悄然地终结自己的生命。于是,画家顺着病人的心思设计了这么一片假树叶。就是这片假树叶,给他不断地注入活下去的勇气。
看了这篇文章,我的脑海了回放出了那些在大灾难后获救的幸运者,还有前几天温州动车发生惨烈的事故,在先进的生命仪器宣布无生命迹象时,却在温州特警叔叔的坚持不放弃下,成功救出的小依依妹妹……
虽然电视上说这又是一个奇迹,但是我想:那些获救的人们一定是像书里描述的病人那样有坚强的信念:活着,而救援的人也是像那位老画家那样善待每一个生命,对生命充满敬畏,只有这都两者相平衡了,才能产生这样的奇迹,也才能让生命生生不息!
成语生生不息: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如:《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又如:在天地,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道》)
成语变化无穷:穷:尽,终结。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如:战国·楚·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又如:如今三公子神通广大,变化无穷。——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五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