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含读《东阳马生序》有感、《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763字)、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800字——学会吃苦(810字)、读送东阳马生序后感(818字)、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825字)等800字左右的读后感6篇,供您参阅。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_763字
文/吴燕芳
“程门立雪”的尊师典故妇孺皆知。勤学好问的杨时有道疑题不懂,便向程颐请教。不料程颐正午休,大雪纷飞的寒冬,杨时为了不打扰先生睡觉站在门口苦苦等候,当程颐出门迎接杨时时,他早已冻成雪人。
宋濂亦是此人,“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对先生毕恭毕敬,遇到训斥都不敢反驳,看先生心情好了,又去请教。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代人把老师看成其父母,尊敬、爱戴,对老师言听计从,犯错误,老师用戒尺打他们,他们却不敢还手。时光飞逝,现代社会倡导民主、和谐。老师不能再打骂学生。而社会真正的民主、平等了吗?没有。学生把老师的不再打骂当成他们放肆,为所欲为的筹码。不满老师的批评与老师争执,刺耳的脏话脱口而出。不把老师当父母,却把自己当上帝。
时过境迁,尊师敬师在学生的眼里似乎早已落伍。大家赶时髦、追潮流。爱慕虚荣不仅仅只是大人们的恶习,学生们也是如此。攀比心理日益攀升,别人有的自己也得有。《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勒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看他人身披绫罗绸缎,配带珠宝首饰却无半点羡慕之意,在当今很多人看来似乎就是傻子,甚至是火星人。
我也是爱慕虚荣的人群中的一员,不是富二代也幻想富二代的生活。每次看到他人穿着明艳照人的服饰,自己也想拥有,虽没向父母提起过,心里却十分不是滋味。可怕的社会风气像病毒一样不断扩散蔓延,侵蚀着我们的身体,渗透到骨髓,令人无法自拔,迷失了自我。
醒悟吧!自以为是的学生,学会爱老师尊敬老师,无论再过多少万年,敬师依旧是潮流。
醒悟吧!爱慕虚荣的人,爱慕虚荣带来的只是无尽的痛苦。像宋濂一样有豁达的心境,以书为乐。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成语口体之奉:奉:奉养。指衣食方面的奉养。如: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二:“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又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成语赶时髦:采用时兴的方式或时髦的款式,指追上潮流的特性或性格,迎合当时最流行的风尚。如: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想,要说时髦,公安局的便衣最赶时髦。”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_783字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我曾经看过标题为《要“穷”孩子不要“富”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深。这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但是,父母却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成语省吃俭用:省、俭:节约,不浪费。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如: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虽不及得盛三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又如: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成语苦口婆心: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意指“苦口”,不辞辛苦的反覆规劝。语出《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婆心”,像老婆婆那样慈爱的心肠。语出《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苦口婆心”形容以恳切真挚的态度,竭力劝告他人。[源]《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朕昨者兴师选将,止令曹彬、米信等顿於雄、霸,裹粮坐甲以张军声。俟一两月间山後平定,潘美、田重进等会兵以进,直抵幽州,然後控扼险固,恢复旧疆,此朕之志也。奈何将帅等不遵成算,各骋所见,领十万甲士出塞远斗,速取其郡县,更还师以援辎重,往复劳弊,为辽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况朕踵百王之末,粗致承平,盖念彼民陷於边患,将救焚而拯溺,匪黩武以佳兵,卿当悉之也。疆埸之事,已为之备,卿勿为忧。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嘉愧实深。《石门文字禅·卷一七·云庵生辰诗一一首之一一》大地无一法可见,云庵露万象中身。顽空消殒明方极,肉眼遮藏觑不亲。苦口老师归寂日,知恩弟子庆生辰。罏香长伴青灯晓,赛却灵山法供真。《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也,姓邢氏。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檗,随众参侍。时堂中第一座勉令问话,师乃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黄檗便打,如是三问,三遭打。遂告辞第一座云:“早承激劝问话,唯蒙和尚赐棒,所恨愚鲁,且往诸方行脚去在。”座遂告黄檗云:“义玄虽是後生,却甚奇特。来辞时,愿和尚更垂提诱。”来日师辞黄檗,黄檗指往大愚,师遂参大愚。愚问曰:“什麽处来?”曰:“黄檗来。”愚曰:“黄檗有何言教?”曰:“义玄亲问佛法的的意,蒙和尚便打,如是三问三遭被打,不知过在什麽处?”愚曰:“黄檗恁麽老婆,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师於言下大悟,云:“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大愚搊住云:“者尿床鬼子,适来又道不会,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麽道理?速道速道!”师於大愚肋下筑三拳,大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师辞大愚,却回黄檗。黄檗云:“汝回太速生。”师云:“秪为老婆心切,便人事了。”侍立次,黄檗云:“大愚有何言句?”师遂举前话,黄檗云:“这大愚老汉,待见,痛与一顿。”师云:“说什麽待见,即今便与。”随後便打黄檗一掌。黄檗云:“这风颠汉却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黄檗云:“侍者引这风颠汉参堂去。”[典故]“苦口婆心”系由“苦口”及“婆心”二语组合而成。“苦口”见於《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宋代建国之初,宋太祖即曾与宰相赵普商议,谋复燕云,但宰相趟普力持谨慎,才暂时作罢。雍熙三年,宋太宗不?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836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苏云杖稳摆桑匆獗狈ァ6芬圆鼙蛭魉В新芬蕴镏亟魉В髀芬耘嗣牢魉АU秸际保肪咏诮谑だ5蚣膘读⒐爸鹘富硬涣Γ谄绻倒刂鄞蟀莒读删T凇凑云沾抵杏幸欢挝淖旨窃厮翁娲挖云账担骸扒渖琊⒃迹已钥嗫冢蠢醋啵卫⑹瞪睢!毙闯鎏诿挥刑诱云杖稳摆啥匆庥帽灾率О艿幕诤拗摹!捌判摹奔丁毒暗麓坡肌ぞ硪欢ふ蛑萘偌靡逍Α贰A偌米诘淖媸α偌靡逍Γ谒匪婊崎尴办氖焙颍脖换崎薨舸蛉巍5笔彼诨崎奚肀呦办砭茫惶欤鬃蜕心乐菝憷ゲ挝适Ω福恢酪适谗幔蜕芯徒ㄒ樗梢晕剩骸叭绾问亲媸ξ骼吹囊狻!绷偌镁团苋ノ适Ω福崎廾挥谢卮穑炊阉蛄艘欢佟A偌昧柿巳危捅淮蛉巍K醯米约汉鼙浚挥邪旆私馐Ω傅囊馑迹胍肟J鬃蜕欣凑一崎蓿M崎弈芸玖偌谩A偌美聪蚧崎薷娲鞘保崎抟ゼ笥藓蜕小A偌眉酱笥藓蜕校笥藓蜕形仕骸澳愦邮谗岬胤嚼矗俊彼担骸拔掖踊崎薮础!贝笥藓蜕形剩骸盎崎薅阅阌惺谗峤痰迹俊绷偌盟担骸拔胰挝首媸ξ骼匆猓味急淮蛞欢伲较衷诨共恢来碓谀睦铩!贝笥藓蜕兴担骸澳闶Ω刚姘叫那校巳媚隳艹旱捉馔眩哦执蛄四闳巍!绷偌弥沼诔刮蛄耍妒歉娲谴笥蓿乩醇崎蕖;崎蘅吹剿退担骸澳憷蠢慈トナ窃谧鍪谗幔俊绷偌盟担骸拔一乩词且蛭Ω赶窭掀牌虐愕匕叫那小!被崎匏担骸罢饣耙欢ㄊ谴笥匏档模飧鋈苏怊岫嘧欤任壹剿欢ㄒ蛩欢佟!绷偌盟担骸拔谗嵋讲糯颍拷裉炀透么颉!彼底牛痛蛄嘶崎抟话驼啤a崂凑饬礁龃视锉缓嫌贸伞翱嗫谄判摹保美葱稳菀钥仪姓嬷康奶龋吡θ案嫠恕?/p>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800字——学会吃苦_810字
初二读后感:送东阳马生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是老师和父母经常告诫我们的话。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里,都要懂得吃苦。当我学会了《送东阳马生序》后,我懂得了吃苦的重要性。
作者宋廉因为家里穷,只能借别人家的书读,为了按约定的期限还给人家,他不顾严寒来抄书。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前买过的书因为自己懒,到现在都没翻开看一眼。在学习中,读书中,都没吃多少苦,跟作者比起来,都不如他一天吃的苦多。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看到这里,我又一次震惊,他为了和当地的前辈请教,跑到了几百里外,而我呢,每次上完课,课间就和同学打闹,课上听懂的没听到懂的全部放进了书包里,除了数学上的东西,偶尔会去问一下老师,其他的科目比如说物理,有一节目内容自从上完了一直没有搞懂,最后是不断地做题中自己摸索出来的。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没有热情,没有吃苦,是导致我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来的重要原因。
放学后,作业,依然是带给我很多的问题,因为自己做的很慢,作业常常写在11点多,有时候想写完后就看看书吧,但每次不一能如愿。宋廉心里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读书的时候,但是我连这样的时间都没有。在班里,我知道了有些人每天很快就写完了作业,原因是当老师上完课留了作业后,下课就会立马去写,有时候中午都会把作业拿回去写,我也试过这样做,但是每次都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写完,只吃了一点苦就不能再吃了。
学完了课文,我也自我反省了一下,我最主要的原因就不懂得吃苦,不原意吃苦,但我现在明白了,不吃苦意味着你永远无法进步,每次的成功,背后都是无数辛苦灌溉的,现在,我做不到像宋廉那样吃苦,但我会比以前更加苦,来战胜一个一个困难。我会好好利用时间让自己的知识充足起来,自己不懂的知识积极去问老师,作业也要用心完成。我要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不是用来鼓励我的,是要用业赞扬我的。
成语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成语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幸福之中,并不感到幸福。也形容对优裕的生活不满足。如: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好的孩子,还要罚!要是没有他,你又不知道该怎么样了。——老舍《四世同堂》九十三
读送东阳马生序后感_818字
文/童艺杭
学习了《选东阳马生序》,我被他的求学精神深深打动了。
每个人都羡慕于宋濂的名号,名垂千古的他不知被多少人所赞叹。但是又有几人能明白那光环背后的艰辛呢?他曾经背着书箱,拖着耐磨的草鞋,在呼啸的寒风中求学的记忆,为了读书,只得向别人借书来抄,在手指冻得僵硬的冬天,只为那油墨之香而不肯放松抄写。又为了能做到信守承诺而跑步去还书,就为能让别人以后仍借书给自己的时光,又有谁会来关注呢?为了能弄懂书里的知识,宁愿听老师的训斥仍“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但他并不放弃,等老师高兴了,“则又请焉”的精神又会有谁能体会呢?宋濂先生之所以写这篇序,就是为了告诫后人学习要靠自己努力却不取决于客观条件这一道理啊!
对比起宋濂先生的读书环境,吃穿不愁的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每天踏着朝阳去上学,嘴里咬着新鲜面包,中午揉揉有些肿胀的手后可以去品尝美味的午饭,傍晚踩着夕阳回家,桌上摆着早已做好的晚餐。晚上写作业如果有问题,旁边放着一摞工具书自然会帮你,学习累了,柔软的被子已向你张开了怀抱……
学习对于我们已毫无“辛苦”可言,对比起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的宋先生来说,我们如今的学习环境不是他幼时所能享受到的,但他却艰辛求学,勤奋,最后成为了“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十年来所克服的种种困难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可如今有些同学却天天抱怨这抱怨那,殊不知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有些同学天天沉溺于电子产品所开创出的虚拟世界不可自拔,殊不知现实早已把他抛弃,有些同学以为努力了,殊不知别人早把他甩在了后面……古人的告诫早已被抛弃到了脑后,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前方残酷的现实。
拥有如此幸福生活的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新时代的命运由我们掌控,那么,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努力刻苦地去学习吧。切莫把大好年华丢弃了华丽却虚幻的梦境里。只有靠自己力量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学习《选东阳马生序》,我受益颇深!
成语名垂千古: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如:唐·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又如: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
成语名垂万古:指名声永远流传。如:唐·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又如:平生牵系为浮名,名垂万古知何用。——宋·欧阳珣《踏落行》词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_825字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台湾国中初二:吴青峰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
我曾经看过标题为《要“穷”孩子不要“富”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深。这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但是,父母却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成语授业解惑:授:教授,传授;惑:疑难。教授学业,解除疑难。如: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如:授业解惑,务广先师之传;扬善进贤,用为圣主之报。——宋·陆游《谢曾侍郎启》
成语同日而语:日:时日。同时来讲。比喻一样看待。如:《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又如: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宋·苏轼《放鹤亭记》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_838字
文/董玲清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宋濂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文章先叙作者青少年求学时的种种艰辛,再说马生同辈青年求学的优越条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激励后生。这篇文章很值我们现代青年人反思,以此来勉励自己。
作者幼时爱学习,家境贫穷,买不起书,还得一字一句地抄下来。看看我们的周围,家长买来成堆的辅导书、名著,可我们这些孩子呢,却连碰都不碰,让书沾满灰尘陪岁月作伴。有书不看,与作者的勤学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好的学习机会,我们都不会珍惜。倘若作者看到现在的我们,一定会摇头叹息吧!泡在蜜罐里长大的我们,是不是太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呢?
作者无师。那时的他,苦于没有大师交流,还要跑到百里之外去请教学问。有时还得遇到老师的“叱咄”.看看我们敬业的老师,每天认真地上完课,认真批改作业,每遇到学生请教问题,总是仔细地分析,直到把学生教懂。可现在的我们,上课漫不经心,作业草草了事,更谈不上请教问题了。若还需要跑到百里外求学,想必大部分都会挥挥手,摇摇头,跑到自家暖和的被窝里会周公去了。娇生惯养的,哪受得起这种苦?
作者物质上更是困难,一日粗茶淡饭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而身处富家子弟中,却丝毫没有自卑和攀比心理。因为他热爱学习,他为此很快乐!我们只是农村的孩子,家境并不算殷实,但衣食住行还是有保障的。我们的父母勤勤恳恳地为我们工作,为我们打拼着,只为希望我们能够有出息,长大后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但却能有几个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能明白上学的快乐?我们把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看作理所当然,把一切看得都太无所谓。不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看看现在,我们却还没城里的孩子懂事,这句话,是不是更适合古代有志气的读书孩子呢?我们这一代,太幸福了,幸福得过了头,也就变成了一种悲哀,倘若我们现在不好好读书,长大后,该拿什么去回报我们那满脸沧桑的父母呢?
作者求学的艰辛,更衬托出我们这一代的幸福。我们更应该紧紧地把握住机会,好好学习,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成语漫不经心: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意指“漫不经心”的“心”典源作“意”,“心”与“意”意同。是随随便便,不加留意的意思。语本宋·陈亮〈与徐大谏书〉。[源]宋·陈亮〈与徐大谏书〉(据《龙川文集·卷一九》引)今也不然,独亮自以生长明公之里中,又尝拜伏门下,不可谓无一日之雅,则於明公之举动,乌能漫不经意於其间?於是而有言焉,非特以行其义也,亦分也。[典故]“漫不经心”的“漫”,是散漫、随便的意思。对於一件事如果随随便便散漫以待,自然对这件事就丝毫不会留意。宋·陈亮〈与徐大谏书〉中,陈亮因为自己跟徐彦才有一面之交,对徐彦才的事,自认为不能漫不经意,毫不关心,所以写了这封谏书给他。後来“漫不经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马马虎虎,不加留意。
成语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如: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又如:虽说僧经道忏,吊祭供饭,络绎不绝,终是钱银吝啬,谁肯踊跃,不过草草了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