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中国在梁庄读后感(523字)等500字、1400字、17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3篇,供您参阅。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_523字
3天看完了《中国在梁庄》这本书,我承认没有看得很细,有些段落是跳着读的,但还是被深深感动了。
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但不是虚构的作品,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作者没有采用叙述的方式来写这些故事,而是由当事人口述,作者记录加上对事件的思考。这样给读者的感受更为真实而震撼。
梁庄是一个我从来未曾知道的农村,它很普通,正如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村那样,但它又不普通,它有自己的故事。农村是我们国家国民思想与文化的基础,在城市化的今天,它被遗忘,被漠视,但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农村恐怕也无法读懂我们国家。看这本书我读出了作者的诚恳,不华丽的文字却饱含深情,作者对其故乡的爱溢出在每一章节之中,这里没有批判,有的是淡淡的哀思与对现实的思考。
中国的城镇化运动,使得这样的农村在不断消失。而上海的弄堂也在越来越摩登的今天逐渐不见。小时候放下书包和小伙伴去疯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晚上捧着饭碗去邻居家聊天,一晚上吃了几家的饭菜,这样的时光也不会回来了。过去你能叫出从弄口到弄底每一户的人名,现在即使与同楼层住了几年,你也不知道每家住着哪些人,姓名就更无从可知了。过往的记忆已经在城市的喇叭声与灰尘中消散了。为了更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放弃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却无法回头。
成语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如: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又如:大爷,你可千千万万见了这二个人的面再商量走的话!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_1454字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成语子孙后代: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2章:“树活皮,人活脸,他金家的子孙后代都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又如:我们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成语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如: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又如:让他们都显显身手,谁能把这个千疮百孔的中国从热火里救出来,算谁有本事。——梁斌《红旗谱》四十九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_1710字
近日读了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本书的作者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10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
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08、2009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当梁鸿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眼前的景象与记忆有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抄…她决定要用笔去记录农民的伤痛和矛盾,记录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示一些问题。
梁鸿在书中所展现的文字却在朴实之中蕴含了别样的细腻与华美,使得这本“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读起来颇有一些散文的气韵,这恐怕和作者本人文学工作者的身份分不开。然而,在这样一种堪称优美的笔触之下,呈现出来的却是残酷而令人无比震撼的现实。书中,作者通过对自己故乡穰县梁庄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在村庄生活的亲人、朋友、村民、干部等各色人物的访谈,以一个村庄为样本,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了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传统农村日益破败、消亡、崩解的不争事实,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她的叙述,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在作者所记录的一个个访谈之中,我们仿佛能够真切看到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农民汉子的身影,从他或她的话语中,体味当代农民的痛与悲,苦与闷,困惑与迷惘,挣扎与无奈……她的文字,揭开了“经济腾飞”之下“新农村建设”的温情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这种悲观的视角,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比以往应该更好才是。从绝对收入角度,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然而,这却难以掩饰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后者充满活力的发展面前日益迟缓的脚步。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之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作者在书中把农民也分成了几种人:
坚守土地的农民:一年到头,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仍然只能混个温饱——“种地虽然免税了,但是肥料、种子、人工在不停地涨价。种一年地下来,也只是落个‘原地转’。”
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
留守老人:年迈的身体还要照顾幼小的孙儿,他们浑浊的双眼里饱含着希望——“六七十岁的老两口,既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
进城的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他们却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成语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如:《尔雅·释训》:“式微式微者,微微微者也。”又如:富庶的河套,是黄河所给的一点点它口里所吐出的,和被它所吞没的比较起来,真是微乎其微了。——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
成语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如:《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又如: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