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去》读后感3篇1600、1700字

文教艺术2023-02-06 14:45:36百科知识库

《风流去》读后感3篇1600、1700字

搜集整理了读《风流去》有感、风流去读后感(1586字)等1600字、1700字左右的读后感精选3篇,供您参阅。

风流去读后感_1586字

“三千年来浪淘尽,一声叹息风流去”,这是鲍鹏山老师的著作《风流去》封面上的两句诗,翻开中国古代厚重的历史册页,你确实会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叹息,不论是忠臣烈士还是奸诈小人,留下的只不过是一纸泛黄的记录,风流去读后感。而在鲍鹏山老师的著作中,他笔下的那些历史人物,却好像是超越了时空,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历历在目,如亲眼所见。

“认识”鲍鹏山老师是看他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里,他在主讲《新说水浒之鲁智深》,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鲍鹏山老师斯文外表下藏着的是无尽的激—情。后来就在网上购买了他的一本作品《风流去》。细读这一篇篇鲍老师蕴藉深情的文章,感觉到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尖锐犀利,幽默风趣,让我从中照见自己的生活,窥见自己的影子,惊悚自己的命运。

在书中,我看见了睿智的老子,固执的孔子,骄傲的孟子,勇悍的墨子,偏激的屈原……,但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一些在历史上享有显赫名声的人物,原来只是沽名钓誉之徒,他们的声誉只是人们为了某种需要而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这些被人们刻意扭曲了历史。

司马相如,一个文字技巧超群的纯作家,相信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对这个人绝对有所认识,因为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被当作风流佳话来传颂的,有些时候更被当作所谓的冲破封建礼教的自由婚姻的第一个典范。但鲍老师为我们揭开了司马相如的面纱,原来司马相如只是垂涎卓文君的美貌,更垂涎他父亲卓王孙的财产,于是和他的好朋友王县令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最终目标是谋夺卓王孙的财产,为爱私奔只是谋夺财产的一个手段,可怜的文君小姐只是这个骗子手中的一颗棋子。小时候读到文君当炉卖酒的故事,有些奇怪司马相如和她已经回成都了,为什么又回到临邛来开酒店呢?要开酒店,在成都开岂不是更能赚钱吗?现在知道了,这其实是敲诈卓王孙钱财的一个无赖策略:你不给钱我,就让你的女儿抛头露面,就让你难堪。当然,他的目的最后还是达到了,因为卓王孙的脸皮没有这么厚,只有乖乖认输,把三分之一的财产分了给他。司马相如钱一到手,立马结束营业,回成都去做富翁了。所以,鲍老师称司马相如是“aplayboy”。

孔融,一个天下知名的人,孔子的后代,在他生活的时代已经很出名了,往后更被后人不断给他戴上道德光环,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孔融让梨”故事是被当作德育典范来向小孩子讲述的。可是,鲍老师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研究和分析,却告诉我们另一个孔融的形象:这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物,自命不凡却毫无实干能力,自负才高却始终在二流境界徘徊,但他却凭着不凡的出身,出位的言行赢得了当时的名声和后世的赞誉。孔融在当地方官时(北海相),弄得当地政治崩坏,盗贼四起,而他收拾不了就一走了之,连老婆孩子都不管了(“弃郡而逃,仅以身免”),不过他有一件事倒比张飞厉害,张飞只是用柳条打督邮,还被刘备骂了,而孔融可以一天之内杀掉五个他认为该杀的督邮,也没什么麻烦事。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但却说出严重违背儒家孝道的言论:说父亲是为了满足情欲才生下孩子,并没有什么亲情可言;而母亲只是一个装着孩子的容器,一旦分离,则二者毫不相关。(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这真是不孝之极!难怪曹操会把它列作杀孔融的理由之一。孔融因为让梨,骂曹操,最后被曹操杀掉。然后扬名于当代后世。与他一样的还有他的朋友祢衡,不过这个祢衡比孔融还要差劲,他连“让梨”都没有,只有骂人,不单骂曹操,什么人都骂,结果被黄祖杀掉,但也因为骂过曹操而成名了。

通过鲍老师的解读,你会发现我们所受的历史教育是经过精心剪辑的片段,并不是全貌,更没有教会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因此我们所接触的历史是扭曲的历史,许多历史人物是人为另外包装过虚假形象。

成语所作所为:指人所做的事。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又如:二弟从前所作所为,我岂不知,只是我做哥哥的,焉能认真。——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成语仅以身免:仅:才能够;身:自身;免:避免。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如:《战国策·燕策二》:“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又如:难(句难)等相率北走,仅以身免。——《晋书·谢玄传》

风流去读后感_1674字

这本《风流去》让我想起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这些打通古今、举重若轻的文字,每每让人心生时不我与之叹,蹉跎岁月之感,奋发向上之想!它是文学的思想史,是思想的文学史。它告诉我们,不能够忘却的组成了我们的记忆,不随风而去的故人往事怎能如烟!记忆中的历史是历史的“风流”,是风流人物,也是风流时代;是历史上的今天,也是历史上的明天。然而,尽管历史的解读千人千面,对“风流”的理解却总是趋同:被格式化了的“风流”很多时候是习而不察的误解。这样,鲍鹏山的“风流”解读才尤其宝贵,他打破了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格式化,以多情的理性解读漫漫长路上的行者,让他们一个个走进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所蕴含着的理想与激情,人格与性情。于是,我们哭着他们的哭,笑着他们的笑,寂寞着他们的寂寞,孤独着他们的孤独,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感动着他们的感动,思考着他们的思考。他不仅让我们在古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还让我们看到了“人”。在这条能量传导的链条中,他不仅是一环导体,也是一个新的能量。

从老庄孔孟到嵇阮陶谢,一部书中鲍鹏山尽数三千年风流人物,至情至性、至理至真,以手写心、直言无忌。他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他爱一个人爱得那么毫无保留义气深重,恨一个人恨得那么不留余地义正词严。他对道德、对人的情感,甚至对人性的弱点都有着善意的回护与爱惜,而那或温婉或激烈的批评,总能震动我们的心灵。他的包容是一颗悲心,他的批判源自一颗慧心。他有时肃穆庄严,有时不屑一顾,有时洒脱幽默,有时拍案惊奇;或“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或“洒笔酣歌”“和墨谈笑”。他不板着脸冷着心地讲思想,他从容地纵横古今,谈笑间充溢着历史的纵深感和哲学的普遍性。他让我想起刺秦的荆轲、骂人的鲁迅、路见不平一声吼的绿林好汉,想起“蒸不熟、煮不烂、锤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关汉卿,想起偏居一隅心系环宇的隐士、肩扛道义舍我其谁的狂生。他让我想起诗人、哲人。哲人的美是思想的美,可是他却把思想写得这样诗意;诗人的美是意境的美,可是他却把这意境写得这样深沉,那饱蘸着情感的思想令人沉思也令人下泪。当读到“庄子是一颗孤独的树”,为什么泪水骤然蒙上了我的眼?是千年前孤独的庄子动了我的心,还是这读懂了庄子的孤独的鲍老师动了我的心?谁说思想只是理性的声音?我在他那多汁的情感里受到了最强烈的思想的震撼!让他流泪纵横的也浸湿了我的眼角。用他读庄子的话说,他走近“存在”了。伟大的事物只有同样伟大的人才看得出来,那是懂得也是爱。因懂得而爱是最热烈最深沉的爱。我想,有鲍子解读诸子,诸子有灵,会很欣慰的。我不知道鲍鹏山的深度是来自情深还是理深——因情深而理深,抑或理深而后情深?毫无疑问,他是饱学之士,但我更倾向于把他理解为性情中人——一倾如注的言辞迫人双眼,苍凉悲壮的幽默让人鼻酸,读书万卷落笔惊人。

《风流去》是学术与文学的结合,哲人与诗人的结合,知识分子与血肉之躯的结合,理智与激情的结合。他以学术的真诚所做的真诚的学术,是为而不为、不为而为的最高境界!放下书,惘然若失,那让人冷却的理智又让人燃烧的激情!此刻,我的感觉正如鲍鹏山的提问:你是我的梦还是我是你的梦?无论怎样,感谢梦一般地相遇!我仿佛看见,他寂寞地在冬夜读书,动情地在春日写书,他以不泯的童心扞卫着人性的尊严和知识分子的良知。那一双寻找真理的利眼,带着体温的情感,那一腔泼洒真情的热血!他的不老的激情是学子般的爱恨情愁,扑面而来的激扬文字要把人带回青春岁月——在这个飘雪的冬日的午后,他把他的寂寞告诉你,让人心痛的不只有他的寂寞,还有你的寂寞也被他说中了——人是那么矛盾,你有着伟大的理想,却在这个下雪的午后不知所措……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打开《风流去》,看到鲍鹏山与他笔下的也是中国历史中的那些光焰万丈的风流人物相遇了,他让他们复活且与我们相遇。他给中国的学术界送来一丝沁人心脾的清风,给中国的文学批判带来了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长度。如果鲍鹏山能够代表中国当代的青年知识分子,真是一件很让人欢欣鼓舞的事!

成语蹉跎岁月: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如: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又如:倘我不能报复而死,埋没了龙家的豹韬,枉蹉跎岁月一死鸿毛。——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授衣》

成语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如:《后汉书·黄宪传》:“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惘然若有失也。”又如:黄通理惘然若失,无法可施,急忙赶至衙前。——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

风流去读后感_2232字

最近花三周的时间将鲍鹏山先生的《风流去》读完了,此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谢灵运为止的近一千年间的中国文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和与此交织的中国历史!

《风流去》既是一本文人史也是一部血淋淋的中国古代史,压抑、痛苦、无奈一直伴随着我读完本书。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始,中国古代文人所特有的内涵就开始产生了,不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有了自己所特有的学派!

春秋战国始出诸子百家,从而出现了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尝试,那时的社会还是有“礼”存在,这些文化精英做为君主的座上宾,甚至是帝师的角色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大家都是平等的,合则来不合则去;后来历史前进到秦灭六国,秦相李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出卖自己的道德,杀害同窗韩非、焚书坑儒,妄自以为这样可以得来天下太平,可事与愿违!他最终被一个比自己更没底线更加残忍的赵高害死!从而拉开了中国长达两年多年的杀伐!血流成河!

汉代秦而立,项羽、刘邦、吕后、韩信这些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历史车轮行进到了汉景帝时期,这一时期我认为最可悲最可怜的文人莫属晁错了。他是景帝的老师,在景帝即位后,秘折上书景帝削藩,结果景帝在朝堂上公开晁错上书削藩之密折,导致藩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叛乱,而景帝此时听从了袁盎建议,捕杀晁错,腰斩于市,并诛晁错全族!惨!怎一个“狠”字了得!从此可见某些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人性!晁错与景帝的关系非同一般,晁错上书之前景帝不可能不知道,削藩伊始,必至诸王叛乱!晚叛不如早叛!景帝是在利用晁错逼反诸王,然后诛晁错,让诸王反叛的借口消失,然后拉拢其中犹豫不定的藩王,使他们站在自己一边来消灭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集团,最终他的目的达成了!吴国灭了,在推恩令的作用下其他诸侯国问题也解决了,中央集权的使命完成了!从此中国历史在集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文人的地位也进一步降低了!从平等的帝师到随意丢弃的弃子!当然历史不可挡,集权是在当下那个时代历史必然的选择,可集权的方式可以选择不那么没人性的吗!诛晁错可以,但能不能不要诛灭全族呢!?

历史又前进到了东汉,由于东汉顺帝时期重用外戚梁商,导致梁商死后大权传至其不肖子梁冀手中,梁冀为人跋扈毒辣,眼中只有享乐,谁挡他的去路就是死路一条,而且无比残忍,他为了把持朝政先后废立了多位皇帝。因质帝当面称他为“跋扈将军”而毒杀质帝!此时当朝高官李固看不惯梁冀为非作歹,同他做了殊死斗争,最终不敌被杀!李固被杀之前已知自己必死无疑,就让留在京中的三个儿子回家去了,李固之女李文姬知道自己兄弟回家,家族必将遭灭顶之灾,于是让三弟李燮,隐姓埋名逃出家门,后对外宣称李燮回京找父亲去了!终于李固被害,其二子也被杀害,仅三子在李文姬的谋划下才得以活命,也为李家留下了仅有的一直香火!好一个奇女子啊!待十几年后汉桓帝联合五位宦官诛杀梁冀后,姐弟才得以相见,姐弟相见抱头痛哭!这眼泪是感动是心酸还是无奈!?自始拉开了东汉末年宦官与文人集团斗争的序幕!

文人集团为了扞卫自己的道德,采用破坏道德的方式,对宦官集团展开杀戮;宦官集团为了保住自己性命也对文人集团采用更疯狂的杀戮,杀来杀去直到,汉少帝时期大将军何进被杀,袁绍领兵杀入宫中,屠尽所有宦官,导致少帝被宦官挟持出宫,后被董卓劫持后废黜,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至此整个东汉王朝算是完蛋了!

建安年间的曹操背负了历史太多的骂名,但我认为曹操算那个时代唯一的英雄,他以一己之力对抗董卓,迎献帝,讨伐各路诸侯,至三分天下有其一!他的到来使原本风声鹤唳的文化圈,注入了一股清流,文人又有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压抑了多年的文人终于可以为国家、人民做些贡献了!至此压抑至极点的文化圈又恢复了生机!从曹操的《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以看出此时文人担忧的是有限的生命无法完成肩上无限责任的矛盾心理!可惜,曹操生命真如朝露一样转瞬即逝,只活了65岁,那一年是公元220年,自他逝去后,曹魏经历46年至公元266年,司马氏篡魏立晋,晋后又灭蜀、吴,从此天下一统!

晋以后的文人,渐渐的变成了权利的奴隶,朝堂上的权利倾轧,互相杀伐,让文人周围的空气越来越凝固,马上就要窒息了!此时有些文人看透了权利,选择全身归隐山林,如晋末的陶渊明,从此开创了新的田园风潮,将中华文化推向了另一个小高峰!可是更加血腥的杀伐和民族浩劫却悄悄的拉开了帷幕!

文人的世界观由老庄的从自然中来,到陶渊明的到自然中去,完成了一个轮回,至此本书也结束了!

纵观此段历史,从汉初开始的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使整个文人集团变成了不会思考只会坚持自己“道德”的偏执狂,认为自己所坚持的“道德”才是世间唯一的真理,抱着非我道德之类,其心必异的想法,欲将所有的不“道德”诛之而后快!他们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青史留名不惜搭上整个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崩溃,生民的劫难!

古代文人的个人史,也是整部中国历史的血泪史,这一个个文人像风一样从我们的身边飞逝,我们置身于风中,感受着他们的希望与无奈,至此终于明白为什么鲍鹏山先生将此书起名《风流去》!假设百家依然争鸣,儒学并不强大,社会开明可以允许不同的文化诉求,那么文人依然是文人并不会有太多的道德羁绊,不同的思想学术都被兼容并包,也许历史就不会那么的残酷了!

成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如: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成语事与愿违:事与愿违[shì yǔ yuàn wéi],意指事实和愿望相违背。语出三国魏·嵇康〈幽愤〉诗。[源]三国魏·嵇康〈幽愤〉诗(据《文选·卷二三·诗》引)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穷达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昔有天罗国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为外道罗陀师受教,应取千王头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万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愿听一日饭食沙门,顶礼三宝。”其班足王许之。一日时,普明王即依过去七佛法,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般若波罗蜜》八千亿偈竟,其第一法师为王即说偈,言:“……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眷属得法眼空,王自证得虚空等定,闻法悟解,还至天罗国班足王所众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时到,人人皆应诵过去七佛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中偈句。”[典故]三国魏嵇康〈幽愤〉诗是他的好友吕安为其兄吕巽诬谄系狱,他仗义执言,却受到牵连,在狱中藉以抒发情绪之作。他生性不与世俗同流,志在守朴全真,对於自己无端被陷害入狱,心中的哀痛和愤慨,是谁也比不上的。他感叹身陷囹圄的残酷事实,和本想“嗈嗈鸣鴈,奋翼北游”──像雁一样翱翔天际自在悠游的愿望相违背。最後他和吕安全因此被杀了。後人就以“事与愿违”表示事实和愿望相违背。

本文标签: 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