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读后感8篇400字

文教艺术2023-02-06 11:45:58百科知识库

《钓鱼》读后感8篇400字

本文包括读《钓鱼》有感、钓鱼的启示读后感400(384字)、《钓鱼的启示》读后感(387字)、写钓鱼的启示的读后感(404字)、钓鱼读后感(410字)、实践道德需要勇气和力量——读《钓鱼的启示》有感(412字)等4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8篇,供您参阅。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400_384字

今天,我们新学了一篇课文,叫《钓鱼的启示》。

故事 主要讲了作者和他的?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5/315308.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盖兹サ鲇悖髡叩龅搅艘惶醮笥悖邪延惴帕瞬⒋又械玫搅似羰尽?/p>

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和他的父亲去钓鱼,在大鱼上钩时,我和父亲都高兴地欣赏着这条大鱼,可是,父亲看了看表,发现离钓鱼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就让儿子把鱼放回湖里去,儿子看附近没有人,就想把这条鱼偷偷的拿走。但父亲却执着的要把鱼放回去。这时,我就想:就让儿子偷偷拿走呗,自己身为父亲,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吗!要是我,一定回护住儿子的!

可是在我继续往下读时,便发现父亲这样做,是对儿子好。因为,父亲那时那样做,是为了儿子将来不受金钱、地位、名誉诱惑的人。父亲是为了儿子成才!

果然,作者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在34年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不受贿赂的有名建筑设计师。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一定不要被“大鱼”所诱惑!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_387字

前几天,我们学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使我深受感触。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离捕捞鲈鱼开放日的前两个小时的那天晚上,作者与父亲来到湖边钓鱼,惊喜的钓到了一条肥硕的大鲈鱼。但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时,父亲让“我”放回湖中,“我”在放与不放之间做着激烈的心理斗争,最后,在父亲的坚持下,依依不舍的把鱼放回湖里。

父亲告诫作者:“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使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一天,我在商店购买学习用品。付钱时,售货员阿姨把50元当成5元找给了我。我一看,心想:呀!50元可以买好多东西啊,这下发了!可转念一想:这样也太没到得了吧。犹豫了好久,我决定把多余的钱还给售货员阿姨。

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道德是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绝对不能贪图眼前的小恩小惠,这样才能成为像作者一样成功的人。

成语小恩小惠:恩、惠:给人的好处。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如: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又如:李子俊平日的小恩小惠,也会使人觉得对他太好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三十五章

成语依依不舍: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那卢楠直送五百余里,两下依依不舍。”又如:晚会结束已经大半天了,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_391字

前几天,我学了一个富有着深刻道理的课文——《钓鱼的启示》

文中作者写出了他11岁那年在鲈鱼捕捉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他与父亲去捕捉鲈鱼。他好不容易的钓到一条又大又肥的大鲈鱼。父亲盯着大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父亲要他把这条辛辛苦苦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作者极力反抗。但还是依照了他父亲的意思。极不情愿地把鱼钩取下来,把大鲈鱼放回湖中``````

读完它以后,我明白了道德只是个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很难。

我情不自禁地想去了几乎被家人忘记的事情。那年我刚满4·5岁正是在乡下上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学校里有一个商店。一元可以买十包辣皮。我禁不住诱惑。就假装去哪儿买东西。称老板不注意时就偷点辣皮放进空中。离开。有一次我在家里偷了一元去买。最后奶奶知道了把我打了一顿。

是呀!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的话,那个人就会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会被社会遗弃。

成语辛辛苦苦:辛辣艰苦。比喻艰难困苦。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我们辛辛苦苦的,里头赚些东西,也是应当的。难得是贼偷的不成?”又如:哪怕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也好,哪怕是艰苦奋斗的命令主义也好,都在反对之列。——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成语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如: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又如: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写钓鱼的启示的读后感_404字

读了《钓鱼的启示》,教人学会拒绝诱惑,不要贪图利益而忘义。

当我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是一篇关于钓鱼的什么启示。

我读到“我”钓到一条大鲈鱼的时候,我真为作者感到高兴。可是“父亲”却不让“我”把大鲈鱼留下,要“我”放走大鲈鱼,我当时以为“父亲”是羡慕“我”而想的一个办法,然而我的想象误解了“父亲”

我读到了在无人的情况下“我”乞求“父亲”。可是“父亲”的坚决让我感到了诚信的重要。想起我钓鱼时的事而感到愧疚。我第一次钓鱼,我装好鱼饵抛入水中。钓了邻居一条又一条的大鱼,却还不知足,父亲叫我不要钓了我却不当一回事。我那时也不想想,我不是可在钓鱼,而是在钓邻居的心血,真可耻。从此我再也没钓鱼。作文

当“我”成为建筑设计师之后,像那晚的“大鲈鱼”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想起了父亲的话,说“不”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道德的重要。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学过的一句格言:道德行为凭自律,文明规范贵坚持。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_405字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今天,我来和大家谈谈这篇课文的读后感。

这篇课文讲得是:作者和父亲在捕捞鲈鱼的前一个晚上一起钓鱼,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因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才能捕捞鲈鱼,让作者把鱼放回湖中,作者很不情愿,但最终他还是把鱼依依不舍放掉的故事。从这件事里,作者得到了终身的启示,其中有一句话写的非常好: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生活中,我也碰到了类似的事情。

七岁的一个周末,妈妈带我到附近的公园去玩儿,在摩天轮售票前排队买票,排在我前面的一位大概十六七岁的姐姐掏钱购票时,一张二十元的钞票落在地上,她显然并不知道,拿上票急匆匆的挤开人群走出去,我捡起那张纸币,看了又看,刚想塞进口袋,只见妈妈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咬了咬牙,还是叫住了那个姐姐并把钱还给了她。

从这件事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以后也会遇到类似的道德问题进行选择,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300_409字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钓鱼的启示》。

这篇文章讲了:作者和父亲钓到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但因为那时还没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所以父亲要作者把鱼放回湖里去。尽管那时没有人,面对父亲的坚持,作者依依不舍地把鲈鱼放回了湖里。

这篇文章中,父亲告诫作者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让我想起了:有一次,我正在金凤广场玩,突然发现地上有5元钱,而且那里也没有什么人,我就把5元钱捡起来了。我想到:到底交不交给警察呢?如果不上交,这么热的天,我就可以买雪糕了,但不上交的话,我的心里就会不踏实;如果上交的话,我就不能买雪糕了。犹豫了好一会儿,我才把那5些人因为几角钱就犹豫不决,可见道德实践之难。

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道德,是一件用金钱无法换取的人生财富,拥有它,你将会终生受益。所以,我们要做有品德的人,不要贪图小恩小惠,更不要被金钱。地位。名利所诱惑,不然,你将走上犯罪的道路。

成语犹豫不决: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意指迟疑不定,无法拿定主意。语或本《战国策·赵策三》。[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郸。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於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典故]“犹豫”一语就是迟疑不决的意思。在《楚辞·屈原·离骚》中已可见到:“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的用法,它在文献上有许多写法,如“由豫”、“游预”等。至於“犹豫不决”一语可能出自於《战国策》。据《战国策·赵策三》载,有一次秦国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援,魏王派出将军晋鄙带兵前往救援,但是晋鄙害怕秦国的势力,不敢正面交战,因此就把军队驻紮在荡阴这个地方,按兵不动。另一方面,魏王又派了将军辛垣衍为使臣,前去邯郸劝说赵王,说秦王其实并非真正要占领邯郸,只是希望各国能拥戴他,尊称他为帝,这样秦王一高兴,就会退兵,邯郸也就可以解围了。赵国的相国平原君一听到这样的事情,认为事态严重,一时拿不定主意。当时齐国的高士鲁仲连正好在赵国游历,听说魏国派人劝说赵国尊秦为帝,感到很气愤,於是要求平原君为他引见辛垣衍,准备当面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原文中的“犹豫未有所决”後来可能演变成“犹豫不决”这句成语,指迟疑不定,无法拿定主意。

成语迟疑不决:形容拿不定主意。如:《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又如:我做了她的俘虏,她反而有点迟疑不决了。——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钓鱼读后感_410字

在《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中,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钓鱼就是其中的一篇。

《钓鱼》讲的是:两个要好的钓鱼爱好者在一场战争中,忍不住想钓鱼的心情,悄悄地出了城,来到了城外一个常来的池塘边钓鱼。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们躲进了身旁的芦苇丛中,希望能躲过一劫,可敌人最后还是发现了他们。敌人把他们误认为是间谍,是来监视他们的,就审问他们。他们不说,敌人便杀了他们俩,鱼也成了敌人的战利品。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生命,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和鲜血,要想到集体,想到他人。为了大局找想,甚至舍己为人,宁死不屈。

一个宁死不屈的人的死,一个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的死,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的死,又有什么遗憾可言呢?正如“人必有一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所说,有的人嘴上说得好,可实际做不到这样壮烈!

我想,这是我们一生要努力做到的。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起,从现在开始为目标而奋斗吧!

成语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如:《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又如:爱朋友,讲义气,舍己为人,这些地方他和朱老忠有共同的地方。——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代序)》

成语轻于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如: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又如:梅伯死轻于鸿毛,有何惜哉?——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回

实践道德需要勇气和力量——读《钓鱼的启示》有感_412字

今天,我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鲈鱼捕捞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守株待兔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终于钓上了一条又大又美的鱼,父亲却让“我”把辛辛苦苦钓到的鱼放回湖中,“我”却不情愿的放回了湖中。开始“我”并不了解父亲的用意,长大以后才明白了父亲是让“我”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于是,我想起了不久前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一件事儿:一个人去银行取款,他要了9000元,可取款机却吐出了90000元。这个人却毫不紧张的向银行工作人员查询,不问不知道,一问真奇妙,原来呀,是工作人员再打款时,打多了个零,就变成了90000,。最后,这人把其余的钱交还给银行。

是啊,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人做到了,真想增提一句孟德斯鸠曾说过的一句话:衡量真正的道德,是要看他在知道没人发觉的时候做什么。我要做一个,无论有没有人发觉的时候,问着良心,抵挡住诱惑,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成语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如:《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又如: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

成语受益匪浅: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本文标签: 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