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括读《红军长征故事》有感、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447字)等400字、500字、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优秀作文3篇,供您参阅。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_447字
红军,这个天下无敌的队伍在长征途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个 13 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拿到了一袋干粮,却因在过桥时照顾伤员,不慎把自己的干粮掉进了河中。为了不连累大家,让战友有足够的粮食吃,她就偷偷地吃野菜充饥,直到身体虚弱地不行了,被护士长发现,大家才知道她吃野菜的真相。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今天我们的生活与红军小兰长征途中的困苦比起来,不知道要好上几百倍、几千倍,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像她那样为别人着想,为集体着想,宁可苦着自己也不愿意拖累集体呢?
在家里,每天放学到家,爷爷奶奶总是备下好吃的,我是不是想到请他们也一起吃?是不是想到给辛苦工作还没有下班的爸爸妈妈留点?晚上爷爷奶奶睡觉了,我是不是想到脚步要很轻?
在学校,我们是不是认真听讲,以好成绩回报老师的辛勤教育?看见同学早早地来打扫卫生很辛苦,是不是不往地上扔纸屑?是不是时时刻刻注意以“洁”“齐”“美”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班级争光,为美丽的校园出力?
我想了很多,明白如果心里装着别人、集体,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成语天下无敌: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如:《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又如: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破马超,天下无敌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成语普天之下:指整个天下;遍天下。如:《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如:普天之下,我当真拿不出的物事却也不多,你尽管狮子大开口便了。——金庸《天龙八部》第五十章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_552字
当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的在我的眼前中播放,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着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一片渺茫的沙漠、无底的沼泽。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无比困难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坚韧不拔”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本文来自。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
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就会获取胜利!
成语知难而退:知难而退[zhī nán ér tuì],意指作战时遇形势不利就先行退兵。◎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後用“知难而退”泛指行事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或伺机退却。[源]《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左传·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子欲还,曰:“无及於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後。”随武子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整军而经武乎!犹有弱而昧者,何必楚?”[典故]“知难而退”原是古代兵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作战时应随机应变,遇形势不利就先行退兵。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及《左传·宣公十二年》中都引录了这个术语。春秋时代,晋、楚为最两个最大的国家,彼此都无不想击败对方以争夺霸权,常藉其他小国之名向对方开战。根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楚成王出兵包围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文公於是准备向楚国开战。楚成王得知这个消息,便立刻命令军队撤离,他说:“千万不要和晋国军队交战!晋文公重耳登基前在外流亡十九年,嚐尽各种艰难险阻,也详知民情。而今上天赐予天命,我们怎麽能以人力违逆天意呢?《军志》里说:『如果对方是适当的人选,就应该退兵。』又说:『知道形势不利就应先行退却。』又说:『不要与有德者为敌。』这三者都针对晋国来说的啊!”楚成王话中的“知难而退”,即是引自兵书《军志》。另外,典源又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内容则是表述楚国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援郑,但晋军抵达前郑国就已投降,晋军统帅荀林父於是打算班师回朝。当时,中军副将先縠不同意,主张追击楚军,上军主将士会劝他说:“一个国家若是德行、刑罚、政令、事务、典章、礼仪都具备,那就不应与他为敌。楚国现在正是这样,我们如何能与他为敌?何况,看到有可乘之机就前进,看到形势不利就先退却,如此才是用兵之道啊!”士会的这番话,其中也用到“知难而退”一语,在《左传》的这两个篇章里,此语所表述的都是一种战略运用。後来“知难而退”则被用来泛指行事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
成语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又如:韦珍说不上什么爱不爱,只是接触的多了,便不由自主地常和常飞亲近起来。——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_612字
今晚,我一口气读完了《红军长征故事》,里面一个个坚强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面主要讲了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等种种磨难中发生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读完之后,不禁令人感慨。
小兰十一、二岁就参加红军,翻过一座座雪山,越过一片片草地,成年人都快顶不住,可她为什么能随红军这样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原因就是她身上有一种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贺子杰身上有13块弹片都不吭一声,人们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活着的钢板”,在贺子杰这位女人身上更也是可见一种的。
共产党为什么取胜?国民党军为什么战败?这不是因为国民党军不会打仗,而是因为他们每到一处就抓壮丁,抢粮食,到处闹得鸡飞狗跳。结果最后有伤员没人抬,被围剿没有引路。而八路军的仁义政策正好体现了一种顺应民心的作用,这一路打仗才势如破竹,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假如共产党也像国民党一样,共产党怎么会取胜?
在我们生活与学习中,也要向革命前辈学习,譬如在学习,偷懒是不可取的,必须持之以恒,成绩才能提高;生活中,不怕吃苦,不气馁,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当我想偷懒时,耳边都会响起这样一句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时,我又会放弃偷懒的念头,继续投身于学习之中。
是的,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困难,只要牢记“长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就过不去了。踏着“长征的足迹”前进,永不言败!
成语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如:《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又如: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
成语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如:《清史稿·刘体重传》:“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又如: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坚持不懈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