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包括读《英雄》有感、小英雄雨来有感(573字)、《小英雄雨来》读后感(575字)、战斗英雄读后感(577字)、爱国英雄读后感(579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读后感(580字)、新儿女英雄传读后感(580字)等600字左右的精选读后感6篇,供您参阅。
小英雄雨来有感_573字
今天,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被雨来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雨来年龄跟我们一般大小,却能与日军抗衡。
在晋察冀边区,有一个村庄叫芦花村,村里有个小孩子名叫雨来。雨来是个机灵鬼,从小爱游泳,聪明活泼,惹人喜爱。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被日本鬼子捉住了。鬼子让他交出李大叔,可雨来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这下激怒了日军,被日军一顿毒打。那个扁鼻子的日军把它脸上的一块肉揪起来,咬着牙拧着雨来的脸,雨来的脸立刻变得青一块,紫一块。鼻子也被打出血来,然而雨来只是用手背一擦,倔强地抽动一下嘴角,仍旧咬着牙,严守秘密,宁死不屈。这场面实在让人心悸!难以想象,假如换做是我,我能承受这样的折磨吗?雨来仅仅是12岁的孩子,出生在那样动乱的年代,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然而他却能面对最强暴的敌人,勇敢的与他们对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有老师和长辈耐心的教导,我们生活在一个爱的港湾里,不用害怕风雨来袭击。然而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挑三拣四的,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从没有想过为家庭,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同雨来相比,我们显得多么渺小!
从今以后,我要懂得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懂得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他是用无数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要向雨来学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个爱学习的少年,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成语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幸福之中,并不感到幸福。也形容对优裕的生活不满足。如: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好的孩子,还要罚!要是没有他,你又不知道该怎么样了。——老舍《四世同堂》九十三
成语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如: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又如: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宁死不屈工作队的同志们。——曲波《林海雪原》二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_575字
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主要讲了:在一个芦花村里,有一个名叫雨来的一个小孩子。他非常喜欢玩水,他的游泳技术可是全村第一的。他有一次把鬼子带到地雷区,面对鬼子的严刑拷打,雨来怎么也不说出对日本鬼子有用的情报。经过了一件件抗日的战役,最后,小英雄雨来在一次抗日战斗中被日本鬼子给抓住了。然后在日本鬼子的据点经过了无数的酷刑,接着和李四喜和他的舅舅一起里应外合一次性端掉了敌人的据点。
我还觉得小英雄雨来非常顽皮,因为他非常喜欢游泳,可是他的妈妈不让他去游泳怕他出危险,但雨来还是不听妈妈的话,有一次雨来去玩水,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回家拿起了扫把要揍雨来,到底是追上了可是雨来身子滑溜溜的,逃过了一劫;我还觉得小英雄雨来很勇敢:被鬼子抓去盘问还那么勇敢,没有一点点恐慌,真叫人佩服。不仅镇定,他还敢和鬼子斗争。被鬼子抓去准备枪毙了还那么镇定,没有向鬼子求饶;小英雄雨来也非常聪明:有一次当鬼子准备把他拉出去枪毙,他还趁鬼子不留意,偷偷从河里游到远处逃走了。他可真聪明,在危险的时刻利用自己平时的本领逃离险境。
然而把我和雨来比就差远了,在雨来那个时候一块雪白的糖可是非常珍贵的,还有雨来家很穷,如果雨来收下了那个金手镯,那就发达了。可是雨来却没有收。然而如果有什么我喜欢的东西诱惑一下我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所以,我要学习雨来勇敢、不怕诱惑、聪明的品质。
成语里应外合: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如: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又如:过几日,我这里差人去投降,他们必然懈怠,我们却去劫寨,那时里应外合,定获全胜。——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七回
战斗英雄读后感_577字
星期天,我在姥姥家的书柜中找到一本舅舅童年时看的小人书,书名叫《战斗英雄邱少云》。我本来不太爱看战争类的书籍,但是这本小人书我随手一翻便再也放不下了。
故事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时,邱少云所在的部队为了消灭三九一高地的敌人,他们身披蒿草趁夜潜伏在敌人阵地前,但不幸被敌机投下的燃烧弹点燃了身上的蒿草。这时邱少云只要在身旁的泥水中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苗扑灭。但这样一来,部队的目标就会暴露,潜伏计划就会失败。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危,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最后牺牲都没有挪动一寸地方。
故事读完后,我对邱少云烈士肃然起敬。想想我们今天的美好与和平都是千万个像邱少云一样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我们却一遇到困难便让父母来帮忙,自己一点也不愿意努力。记得前段时间,学校为纪念四川5.12大地震一周年,让我们每个学生叠二十个千纸鹤,我不会叠。回家后,告给了妈妈。妈妈说上网查查,从网上学吧。网上果然有较详细的讲解和图例。刚开始,我还挺有兴趣,照着一步一步学着叠。可没一会儿,就失去了耐心,连一个都没叠好。就叫爸爸妈妈帮着叠,我就到一边玩去了。妈妈这时说,你这样可不行。叠千纸鹤是为了表示我们对因地震而逝去的人们的纪念,是要用自己的诚心去做的。想想多少英雄为了祖国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你怎能因一点点的困难就撂挑子不干了呢。我听了觉得真是惭愧。
成语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又如: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爱国英雄读后感_579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红军长征的故事》。二万五千里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雪山是红军前进的阻碍之一,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草地又成为红军前进的阻力,很多战士倒在了草地里,再也没有起来。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遇到困难险阻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困难险阻面前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友爱之情。
看了红军长征时那段艰苦的岁月,那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将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今天的我们怎能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我们要不怕困难,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精神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要自强、自立,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
成语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如:《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又如:往后咱们齐心协力,一块打反动派!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成语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如:《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又如: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读后感_580字
刚刚读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说明文,其中令我深有感触的不是这篇文章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而是这纪念碑中那英雄的灵魂和那碑身四面的十块大浮雕上的内容。
在我的印象中,啊!许多英雄的灵魂就在这里,他们不再离开。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恢复当年的神勇,等待那灵魂的新生,到那时他们还要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那些模糊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若隐若现,他们像约好了一样,手指一同指向前方。某种突来的力量,促使着我朝那个方向走去……
之后回想那十块浮雕使我若有所思,浮雕上的内容大多与战争有关,是什么导致 了中国的内乱和与外界的冲突?我认为这中国的内乱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的不团结和自私的心理。与外界的冲突时由于当时统治者的无能,所以被外国人瞧不起。不管怎样,俗话说,以和为贵。战争一发民不聊生。没有了经济发展,导致中国的落后,别的国家就会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战争的发生,恶性循环。如果中国团结起来,不起二心,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一来,国家机会越来越强,别的国家就不敢瞧不起中国,那种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那浮雕上的青年们,举着旗帜,共同呐喊,赶走侵略者。人山人海,气势恢宏。青年们的壮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了国家,牺牲小我又有什么呢?留下的是人们对你的赞美。
虽然说这篇课文已经读了很多遍,但依然令我回味无穷。回想着那一幕幕的壮景,宏伟、高大……
成语民不聊生:民不聊生[mín bù liáo shēng],意指聊生,赖以维生。“民不聊生”指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语本《战国策·秦策四》。[源]《战国策·秦策四》楚人有黄歇者,游学博闻,襄王以为辩,故使於秦。说昭王曰:“天下莫强於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信越也。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臣恐韩、魏之卑辞虑患,而实欺大国也。此何也?王既无重世之德於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矣。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百世矣。本国残,社稷坏,宗庙隳,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於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於路;鬼神狐祥无所食,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是王攻楚之日,则恶出兵?王将藉路於仇雠之韩、魏乎!《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另可参考:《史记·卷七八·春申君列传》[典故]据《战国策·秦策四》载:战国楚顷襄王二十年,秦昭王派将军白起攻打楚国,结果楚王被迫迁都陈城,国力由盛转衰。後来秦国再次想要出兵攻打楚国,顷襄王知道这个消息後,就派春申君黄歇出使秦国,企图说服秦昭王不要攻打楚国。黄歇到秦国後,为秦昭王分析当前的情势说:“今日大王信任韩、魏对秦国是友善的,当心像当年吴王一样,因为相信越王是真心臣服,所以放心地出兵攻打齐国,没想到却在得胜回国时,越王反叛将他擒住。还有,韩、魏历经几世争战,父老兄弟死在秦人手上的不计其数,国家也因此变得残破,宗庙年久失修而损坏,将士们肚破颈断、身首异处,屍骨暴露在荒野上;老弱妇孺被捉去当俘虏,路上时常可见;鬼神没人祭拜,百姓生活困苦,骨肉分离流落四方。韩、魏没有灭亡,是秦国的一大忧患!现在大王要出兵攻打楚国,势必经过韩、魏国境,您不担心他们会叛变吗?”後来“民不聊生”这个成语,就从原文中的“百姓不聊生”演变而出,用於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成语身首异处:首:头;异:不同;处:地方。指被杀头。如:唐·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假使获罪于天,身首异处,盖如一蝼蚁尔,亦何足可称?”又如:我自正位东宫,并无失德,纵有过恶,不过贬谪,也不致身首异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
新儿女英雄传读后感_580字
《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在日本侵略压迫下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些不畏生死,为了民族的和平、国家的完整、人民的幸福,不懈努力的英雄们,是值得我的尊敬的。
在那个“种田要交税,还钱要加倍”的年代,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加上日本人的烧、杀、抢、掠,老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上加苦。有的人家急用钱时只好向地主借,还不上了只能用田来抵。就在这种煎熬下,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起来了,给老百姓带来了曙光。人民武装日渐强大了起来,一次次的战争,一次次的胜利并没有冲昏他们的头脑。他们反而依靠对地形的熟悉和经验越来越有自信,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战争中。人民解放了,但我们得到的是民族团结和人民知耻而后勇的凝聚力。
有一个青年农民叫牛大水,跟随表哥参加了革命,与日本鬼子作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被日本人俘虏了。日本人向他逼问其他共—产—党人的下落,尽管受尽酷刑,牛大水依然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无奈之下,日本军官只好将他关进了大牢。牛大水的妻子很漂亮,日本军官要霸占牛大水的新娘。于是,牛大水的弟弟牛小水装作新娘杀死了无恶不作的日本军官,将牛大水救了出来。书中还有很多与牛大水相似的人物,与日本鬼子英勇战斗,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敬佩那些英雄们的勇气、胆量和那种坚韧不屈、永不背叛的精神,还有那种男子的气概和胸襟。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是我前进的动力。
成语儿女英雄: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成语苦不堪言: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如:宋·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又如:他受的磨难真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