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淡鲜美,还具有滋补药用功能,历来受人们的喜爱。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 养殖条件
泥鳅池塘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为好,交通便利,确保用电。
池塘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面积为5×667㎡。池深0.8—1m,水深0.4-0.6m。池壁泥土应夯实,并沿池唐四周用网片围住,下端埋入土中10cm,上端高出水面20cm,以防泥鳅逃逸和敌害生物进入。
2、 放养模式
2.1 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鳅苗前20d对池塘进行清整、改造、消毒。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网防逃。在排水口处开挖一个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1/3—1/5,深30-50cm 的鱼溜,在池底铺一层腐质较多粘土。放养前7d用生石灰清塘,每667㎡池塘水深10cm用生石灰75㎏化成浆全池泼洒。清塘5d 后注水25cm,每667㎡施有机肥150—250㎏,用于培肥水质。
2.2 苗种放养
泥鳅苗种选用人工培育苗或野生苗,但都要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敏捷,一次放足。放苗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份,平均水温15℃以上,每亩放养规格为80尾/㎏的苗种1100㎏,最好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苗种放养前用8—10mg/L漂白粉溶液进行浸洗消毒,浸洗消毒时间为20—30min。
3. 饲养管理
3.1 饲料投喂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鱼粉、鱼浆、蚕蛹、动物下脚料以及麸皮、米糠、豆饼、瓜菜叶子等植物性饵料。也可以将上述饲料作为原料,制成配合饲料投喂。
泥鳅的食性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温在16~20℃,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占60%—70%;水温在21—23℃动物性饵料各占50%;而水温超过24℃增投动物性饵料为60%—70%。具体投饵量随水温、水质、天气情况灵活掌握。3月分投饵量为泥鳅总重1%—2%;份投饵量为泥鳅总重3%—6%;7—8月份投饵量可增至泥鳅总重的6%—7%,9月份投饵量逐渐降至泥鳅总重的3%。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要减少投饵或不投饵。水温适宜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让泥鳅“少量多餐”,水温较低时每天投饵2次。投饵应做到“四定”、“四看”。
3.2 水质调控
水质要求“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以20—30cm为宜。当透明度大于30cm,每次667㎡施有机肥20㎏,增加池塘中的桡租类、枝角类等泥鳅的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小于20cm,应停止或减少追肥。高温季节经常注入新水,更换部分老水,定期开启增氧机。
3.3 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随时掌握水位、水质和泥鳅的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勤除池边杂草,高温季节每隔15d用二氧化氯一次,每7d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漏洞及时修补,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做好养殖日记。
4、 注意事项
4.1 在苗种放养方面,尽量投放大规格的苗种,这种规格苗种成活率高,增重倍数大,更重要一点是这种大规格苗种一般很少患车轮虫病,即使感染,治疗容易,死亡率不高。
4.2 池塘饲养泥鳅,鳅塘下塘后两天内不投饵,等泥鳅苗适应环境后再投饵。开始先将粉状饲料沿池边四周泼洒,逐渐将投喂地点固定在食台上。
4.3 泥鳅善逃。要经常检查拦鱼设施是否破损,池埂是否坍塌,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另外还应注意杀灭和驱赶敌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