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存在着多种含磷化合物,能不断地相互转化。有的即时发生,如施入水溶性磷肥后向低溶和难溶磷酸盐转化;有些则需要较长时间,如矿物态磷的风化和转变成对作物有效的磷。
影响含磷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土壤条件,主要是pH值、活性阳离子种类、有机质含量及其组成、施用磷肥的种类和数量等。一般认为,土壤中不同类型磷酸盐相互转化点的pH值是6.5~7,低于此pH值,铁、铝占优势,以铁、铝磷酸盐为主;高于此pH值,Ca占优势,以钙磷酸盐为主。
磷肥行业中习惯上将可溶性磷酸盐向难溶盐的这种转化称作“退化”。因为在磷肥生产工艺中,要将矿物态、难溶性磷酸盐转变成可溶盐,生产各种对作物有效的磷肥,与此相反的则是促使磷肥进行无效的转化,因而被称作退化。
土壤中除可溶性磷退化这一主要变化外,另一个主要变化方向是土壤中的有机态磷、原生和次生难溶性磷酸盐向作物可吸收的有效态磷转化。这在栽种作物的熟化程度高的高产土壤上尤其明显。
磷肥肥效表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被当季作物的利用率较低。不论盆栽或大田试验结果均表明,使用水溶性磷肥普钙时,不同作物的当季利用率约在7%~28%。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喜磷的豆科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较高,而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较低。
施入土壤中的磷肥,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较少,但其余部分主要残留在土壤中,形成磷肥的后效。如对一定作物连续系统地施用磷肥,则其后效将叠加,使磷肥被当季作物利用的利用率随连续施肥年限的延长而明显增大,有的甚至可高达30%~40%,接近氮肥和钾肥的利用率。
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与土壤全磷含量之间往往不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故土壤的供磷状况,不完全依赖于土壤中全磷的高低。需要以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结果来判断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
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还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此外,土壤反应、土壤熟化程度和施肥等因素也能影响土壤磷的有效性。一般说来,有机质含量高,且熟化程度也高,反应接近中性和施用多量有机肥料的土壤,有效磷亦高,施磷肥效果则差。反之,磷肥的效果就会比较显著。因此,华南的红壤、黄壤、咸酸田,华北平原的黄潮土、砂姜黑土,西北的风沙土、垆土,东北的白浆土以及丘陵山区的冷浸田,滨海的盐土和新垦荒地或平整土地后的生土都应是优先分配使用磷肥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