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旧石器中期,正宁境内已有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为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
夏禹时,天下分为九州,正宁属雍
州西戎之地。
夏代孔甲年间,立邦国于北豳(治在今庆城县城),正宁属之。
夏桀(履癸)年间,周部族先祖公刘建立豳国,正宁属之。
商初,正宁仍归豳国所属。商末,周部族南迁岐山周塬,豳地被犬戎所占。戎人建立义渠戎国,正宁属之。自西周末年起,义渠戎国与强秦抗衡500余年。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灭义渠戎国,县域属秦北地郡和上郡所辖。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蒙恬修筑直道,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直道粗成,在县境长达70千米。
汉代,县域建立独乐、阳周二县,是正宁建置的起始。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率大军十八万众,沿直道经县域,出朔方,威振匈奴,还祭黄帝冢于桥山。新莽始建国元年(前9年),王莽改阳周为上陵畤。东汉,县域设独乐、阳周、西川三县。
三国两晋时期,部族攻伐,诸侯兼并,县域归属屡经更迭。
南北朝末期,县域所设独乐、阳周、安定三县属宁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更阳周为罗川,属宁州。
唐初,罗川属关内道宁州。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梦群仙现于“罗底”,派使臣在罗川县挖得玉真人像27尊、心星1座,取“真人安宁”之意,改罗川为真宁。随后,唐肃宗李亨在此避“安史之乱”。
宋代,真宁历属永兴军路宁州、
陕西路宁州、环庆路宁州、庆阳军节度宁州、兴宁军节度。
金天德二年(1150年),真宁属庆原路宁州。
元属陕西行省巩昌路总帅府宁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陕西布政使司庆阳府宁州;万历二十九年(1601),属陕西布政使司庆阳府。
清康熙八年(1669年),属甘肃布政使司(行省)庆阳府;雍正元年(1723年),为避世宗“胤禛”之讳,又改为正宁。正宁之名始见史册。
民国二年(1913年),属甘肃省陇东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泾源区行政视察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7月27日,正宁县解放,属甘肃行政公署庆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宁县。
1962年1月,恢复正宁县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