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的历史沿革

历史地理2023-02-08 11:06:06百科知识库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株洲属楚之黔中郡。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巫中地区为黔中郡,株洲属之。

公元前202年,建长沙国,株洲是长沙国领地。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县,孙权割湖南县以东和醴陵、修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株洲市庆云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宁港两岸,属长沙郡,乃株洲建县之始。建宁县城商业发达,后一度毁于战火。

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隋灭陈,废建宁。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复置建宁县,属南云州;六年后即唐太宗元年,将建宁并入湘潭,清顺治七年,江西商人在株洲修建宁码头,

商业又有发展。木材、茶叶、稻米、肉、蛋、瓷器、鞭炮、夏布、土纸等贸易居湘潭集镇商业之首。

民(国)初,随着粤汉、株萍铁路的修筑与湘江联网形成水陆交通优势。株洲镇居民达3万余户,且大都居住于解放街、建宁街一带。

民国14年,彭松林(中共地下党员)与友人合资在株洲新街(建宁街)开设米店。

民国15年,发动成立株洲商民协会,并出任执行委员长,组建了粮食、南货、棉布、百货、缝纫、五金、园林、理发等16个同业公会。

民国33年,日军进犯株洲,大部分房屋被毁。日本投降后,镇区居民大多在原址重建家园。

至1949年,大部分民宅均得以恢复,房屋结构大部分是木架蔑织墙体,杉皮或小青瓦屋面。

本文标签: 太清宫  Taiqinggong  专项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