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的历史沿革

历史地理2023-02-08 10:43:43百科知识库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的历史沿革

玉山镇地名由来

“玉山”之称,出自城之西北隅的马鞍山,山中产石,洁白如玉,史有“玉峰”、“玉山”之称。因玉山镇地处玉山脚下,故称玉山镇。

“玉山”又称鹿城。相传吴王寿梦好猎,玉山镇曾是其豢鹿守猎之处,并建有城邑,名西鹿城,故有“鹿城”之别称。

玉山镇建置沿革

春秋时,昆山名“娄邑”,玉山属娄邑,称“鹿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改邑称县,娄邑易名疁县,治所设于今城北镇同心村,玉山地区属娄县。

汉王莽更名娄治,玉山地区属娄治。

东汉复名娄县,玉山地区属娄县。

三国、晋、宋、南齐各朝沿袭不变。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分娄县置信义县(县治设在今正仪镇),玉山地区仍属娄县。大同二年(536年)娄县改为昆山县,县治设在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境内之小昆山,玉山属昆山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昆山、信义俱废地属苏州。十八年复置昆山县,玉山属昆山县。

唐天宝十年(751年)分昆山南境置华亭县,遂迁县治于马鞍山阳(今玉山镇人民路北首),玉山为县治所在地。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昆山为州,县治改为州治,玉山为州治所在地。

延祐元年(1314年)迁州治于太仓县城。至正十七年(1357年),因海寇骚扰,危及州治,复移州治于马鞍山阳,玉山复为州治所在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昆山州为县,州治复为县治,玉山为县治所在地。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昆山置新阳县,县治设于昆山县治东南1里蓴菜桥(今莼菜桥)东,两县同城分治,玉山为昆新两县县治所在地。宣统元年(1909年),昆新两县推行地方自治。次年,两县废乡、保都,合划为1市17乡,玉山为市。

1912年,昆新两县合并,仍定名昆山县,玉山仍为昆山县治所在地。

民国23年,全县10个自治区合并为8个自治区,玉山为第一区。

民国31年2月,全县划为9个区63个乡(镇),玉山为第4区,辖:山南、玉带、致和、学宫、南濠、小虞、乐庵7个乡(镇)。

民国34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全县改为8区64乡(镇)玉山为第一区。同年12月14日,改冠区名,玉山改名“鹿城”区。

民国36年2月,实行新县制,全县划3个区,1个示范镇,1个实验乡,6个直属乡(镇),玉山为“示范镇”(由鹿城区之玉带、山南、致和、学宫、南濠5镇合并)。

民国38年初,实行“民众组训”后,全县划分5个督导区,玉山属第2督导区。

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建立区乡人民政权,全县划分6个区(巴城、正仪、茜墩、张浦、蓬朗、城区),27个乡、镇(乡镇划分沿用旧区划),玉山镇属城区。同年11月,将6区改设10个区,玉山镇属城区。

1950年1月,全面废除保甲制度,划小区乡,城区更名城郊区,玉山镇属城郊区。

1951年6月,调整区划,撤城郊区,玉山镇改为城区(原城北划入周墅区,大渔、广福二乡划入巴城区,东荡、渔西、渔东、路南、路北5乡划入正仪区)。

1954年9月,全县划为8个区,1个县属镇(陈墓镇),8个区属镇,玉山镇属城区。

1956年3月,全县划为5个区,1个县属镇(陈墓镇),玉山镇属城区。同年年底,撤区并乡,全县划为17个乡5个县属镇,玉山镇为县属镇。

1958年9月,昆山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时城南乡、城北乡、玉山镇合并建立马鞍山人民公社。

1959年6月,撤马鞍山人民公社,建立城南、城北人民公社和玉山县属镇。

1986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城南乡与玉山镇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至今。

本文标签: 专项地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