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阳朔县
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阳朔为属荆州零陵郡。东汉,属荆州零陵郡,为始安侯国地。
南朝宋泰始年间(466—471年),改始安郡为始建国,熙平县属其辖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熙平迁今阳朔镇,县衙建于羊角山下,以“羊角”谐音“阳朔”为县名。阳朔县因此得名,该名历经各朝,流传至今。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与阳朔同属桂州辖地。
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归义县并入阳朔县,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县治在今白沙镇的旧县村南侧。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属静江府所辖。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
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县属桂林府。
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
民国2年(1913年)废府设道。阳朔属桂林道,桂林道后改为漓江道。15年(1926年)漓江道废,阳朔直属广西省。19年(1930年)属广西桂林第八行政公署(桂林专区)。34年(1945年)属广西省第八区(桂林专区)。38年(1949年)8月属十一(平乐)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
1968年4月阳朔县属桂林地区。
1981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归桂林市管辖,成为市辖县,县治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