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历来是西江中下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置中央集权管辖下的政治机构始于汉代。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首设高要县,以今端州城区为县治,一直沿袭至1988年(是年高要党政机关迁往南岸)。
自南朝梁开始至辛亥革命前,本地为郡治、州治、府治、路治。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为高要郡治。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立端州,为州治。
宋元符三年(1100年),端王赵佶(宋徽宗)登帝位,将端州升格
为兴庆军。重和元年(1118年)改称肇庆府,为府治。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肇庆府改为肇庆路,为路治。
明洪武元年(1368年),肇庆路复称肇庆府,其后至
不变。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两广总督府驻肇庆(其间1632年迁广州,1636年迁回),本地成为岭南或大西南军事政治中心。
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本地监国、称帝,以肇庆府署为行宫。端州成为南明政权首都。
端州历史上多次成为岭南或大西南,以及西江流域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以及驻军之所。
民国期间先后驻扎肇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军队。
1949年11月20日,肇庆从高要县划出,建立肇庆市(县级)。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员公署管辖。市政府机关驻肇庆市城中路(现市第十五小学部分地方)。
1950年3月8日,撤销肇庆市,恢复原建制,隶属高要县。县市合并后,原肇庆市改为高要县城关区,建立城关区公所。是年9月城关区改称高要县肇庆镇,建立镇人民政府。
1958年3月,中共高要地委批准第二次组建肇庆市人民委员会。同年4月12日,肇庆镇正式改制为肇庆市。隶属广东省高要专区。中共肇庆市委、市人委机关驻地在肇庆市牛皮路3号(即忠勇路86号,今宝月路1号)。
1958年10月4日,中共高要地委决定,将高要县和肇庆市合并,对外暂时仍保留肇庆市,内部则由高要县统一领导。12月6日,肇庆市再次撤销。
1959年3月31日,原肇庆市改称江门专区高要县肇庆镇。
1961年4月10日,恢复肇庆市(县级)建制,隶属肇庆专区领导。市人委机关驻地在肇庆市江滨二马路7号。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肇庆地区,将肇庆市升格为地级市,原肇庆市改为肇庆市端州区。
1988年3月2日,肇庆市端州区党政机关挂牌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