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纳城位于意大利北部阿迪杰河畔,是一座融远古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旖旎的风光和美丽的传说。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维罗纳古城建于公元前1世纪,公元13、14世纪在斯卡利哲家族的统治下尤为繁荣,15世纪到18世纪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一部分。城内至今保存有罗马帝国时代、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文化古迹,同时它也是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
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维罗纳北靠阿尔卑斯山,西临经济重镇米兰,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自古就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意大利和欧洲铁路、公路相连通的主要枢纽,因此有意大利的门户之称,它的象征是著名石雕“狮门”。这是高约20米,宽8米的古罗马式拱门,耸立在古老的卡佩罗街头,尽管经过了好几个世纪,它上面的群狮依然栩栩如生。
维罗纳最初由古代意大利的埃乌加内人建造,公元前550年被古高卢人占领,公元前约300年波河流域成为罗马人的领土,公元前89年维罗纳成为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维罗纳城内现存的圆形露天剧场(竞技场)建造于此后的一个世纪。维罗纳因为处在多条贸易道路的交界,成为欧洲一座重要的城市。东哥特人从489年开始统治意大利,维罗纳成为东哥德王国狄奥多里克大帝的住所。569年伦巴底人阿尔博因取而代之,维罗纳成为伦巴第的第二大城市。774年伦巴底人在维罗纳做出对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最后一次抵抗失败,维罗纳成为意大利国王的住所。95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入侵意大利征服伦巴第,自称意大利国王,维罗纳归属于巴伐利亚公爵家族,976年起隶属于克恩顿。12世纪开始维罗纳才获得城市的自治权,1164年创建并加入伦巴第城市联盟,中世纪后期由斯卡拉家族统治。1509年至1517年维罗纳由神圣罗马帝国的马克西米连一世统治。维罗纳在1797年被拿破仑占领,他结束了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在与意大利一起击败第一次反法同盟后,与奥地利签署合约,将维罗纳划为奥地利城市。意大利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与普鲁士结盟并最终战胜奥地利,维罗纳回归意大利王国。
“极高雅”的古罗马城市维罗纳城是意大利最古老、最美丽和最荣耀的城市之一,拉丁语的意思为“极高雅的城市”。维罗纳确实是一座非常高雅的城市,拥有无数的自然美景,河流、山丘,许多著名的纪念性的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城镇美景。如今的维罗纳有27万居民,是维内托地区仅次于威尼斯的第二大城市。现在,维罗纳城中心的交通干道依然保留着古罗马时代的网状结构,罗马时代的三条主要大道:奥古斯图斯大道、高卢大道以及波斯突米亚大道都要经过维罗纳。由此,维罗纳被视作意大利第二大的古罗马化城市。城内至今依然保存着从古代、中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建筑,包括公元1世纪的阿莱纳圆形大剧场,其规模仅次于罗马的科洛塞奥斗技场和卡普亚的圆形剧场、现作为作为歌剧演出场地,每年有超过60万的各国观众在古老的竞技场中欣赏《卡门》、《托斯卡》、《图兰朵》、《阿伊达》、《纳布科》等著名剧目;还有建于同时期的罗马剧场、50多座不同时代与风格的教堂、24座王公贵族的宫殿、3座戈特式大钟楼、数10座城堡、以及大大小小建筑别具一格的王公陵墓。
每年7月的最后一周,从星期五下午2点起,以阿雷纳竞技场为核心的主要街道直到阿迪杰河畔的大教堂,都挤满了游行狂欢的队伍,参加游行的人们把自己打扮得五花八门,有的赶着一头戴花冠的驴子,有的穿着中世纪的服装骑在马上左顾右盼,还有打扮成小飞侠、白雪公主的小朋友…………游行队伍向道旁的围观者丢掷糖果,围观的人们则拿着泡沫喷器或是碎彩纸丢向他们。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游行最后的泡沫大战,疯狂的人们用喷漆式的罐子相互猛涂,是类似云南泼水节的一种活动。
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恋的地方虽然维罗纳城历史悠久、风景绮丽,但真正使它名扬世界的,是因为它是朱丽叶的故乡,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恋的地方。自从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维罗纳城便成了全世界年轻人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到这里来“朝圣”。
来到维罗纳城的人,一般都是直奔离市中心“芳草广场”不远的卡佩罗街市中心卡佩罗路23号朱丽叶的故居。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宅院,入口处用意大利语写着“卡普莱蒂之家”,卡普莱蒂正是朱丽叶的姓氏。圆形拱门的颜色显得很陈旧,两扇铁门也是锈迹斑斑,给人一种沧桑和久远的感觉。走到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与真人比例相同的朱丽叶青铜雕像,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略带忧伤,轻柔的长裙衬裹着她那苗条的身姿,她的右手轻提裙摆,左臂则抬至胸前,微微低头,一双忧郁的眼睛注视着前方,似乎仍在期盼罗密欧的翩翩来临,似乎也是在向人们叙说着她和罗密欧那段久远的爱情故事。
然而,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到维罗纳城来“朝圣”。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延用鸿雁传书的办法,来传递着自己心底的爱情和情话,并期望着从朱丽叶那里获取一些爱情的感应。这样一来,维罗纳城每年要处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寄给朱丽叶的情书。一时间处理给朱丽叶的情书,便成了每一届市长的一项繁重的任务。上个世纪70年代,居住在维罗纳的一批文人成立了一个朱丽叶俱乐部。到了80年代初,一位新任市长找到这个俱乐部的负责人,请俱乐部帮助代朱丽叶回信,并嘱咐他们有信必复,不能让维罗纳有一个“伤心人”。于是,凡来自世界各地写给朱丽叶的信,都能得到朱丽叶来自“天堂”的回音。
顺着铜像的左侧上方望去,就是莎士比亚笔下那座令许多年轻人神往的大理石阳台。年罗密欧就是攀上这个阳台和朱丽叶共诉衷肠的。走进房中,顺着木制楼梯来到二楼,便进入一个套间,外间的西墙上挂着一幅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依的油画,使游人都不由得驻足凝望、沉思,里间的左侧有一扇窗,窗旁的那个门便通向当年罗密欧与朱丽叶约会的那个大理石阳台。三楼的房间则豁然明亮,在西墙的中央有一个壁炉,壁炉的前面摆放着两把老式的座椅,仿佛在继续叙说着这两个年轻人还没有说完的情话。
另外在阿迪杰河畔的一座老式小搂的地下室里,停放着一口红色大理石棺材。据说朱丽叶死后安葬于此。每年来这里鲜花的人群络绎不绝。楼上室内的墙上满是壁画和油画,描绘了这对生死与共情人死后在天国里的幸福生活,抒发了人们对于纯洁爱情的美好追求。在楼下的一张大理石桌上,陈列着一本烫金的签名簿,上面是各种文字的签字和题词,表达了人们的凭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