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不可能存在于同一时间段内,犯罪预备是存在于犯罪决意和实施犯罪之间的,犯罪中止必须存在于犯罪的过程当中,而犯罪未遂有可能存在犯罪预备阶段,也有可能存在犯罪实施阶段。不过,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都可能面临被判刑。
一、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存在于同一时间段内吗?
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存在的时间段是不相同的。
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犯罪中止存在于犯罪过程中,犯罪未遂有可能是发生在犯罪实施的阶段,也可能发生在犯罪预备的阶段。
二、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区别有哪些?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刑事责任不同。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4、行为结果不同。
三、犯罪未遂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中止是犯罪行为的三种不同状态,除此之外还有犯罪既遂状态,犯罪既遂的话就造成了最大程度的危害,结果可能已经是无法挽回的。这几种不同的犯罪状态中,法律上最鼓励的就是犯罪中止,因为主动放弃犯罪对自己和受害者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