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盗墓行为的认定,一般只要构成了盗掘墓地的行为,就可以认定,但如果造成的危害比较小,或者没有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则可以以行政治安管理的手段进行处罚,具体的盗墓行为的认定上应当根据实际的犯罪事实来进行认定。
一、治安管理如何认定盗墓行为?
一般由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拘留罚款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且案情较简易的,可由派出所处理,案件复杂的移交刑警队处理。盗掘的本质,不是可移动文物所有权的转移,而是遗存中蕴含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毁灭。盗墓的,大多盗墓以尽可能多的获取最贵重的文物为目的。
盗墓行为已经触犯刑法了,超出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范围,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请参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盗墓未果,要看具体情况来分析情节的轻重,但无论什么情节都是要受到刑法的处罚,也就是会被判刑。
二、盗墓的相关法律规定
没有盗墓罪,破坏他人的墓地应该属于破坏他人私有财产的范畴。如果盗的是古墓,贩卖文物的话,那就犯了倒卖文物罪。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 第三百二十六条 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女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修订)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不法分子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不断地去盗墓,显然构成了违法行为,司法机关应当根据犯罪事实对当事人进行处理。根据相关规定,只有一些考古人员被国家审批通过,才有进去探究墓地的机会,目的在于发现文件遗产等,而不是用来违法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