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政治法律2023-08-07 06:36:27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表现为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来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却不支付,且数额较大,经过政府的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还不支付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表现为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来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却不支付,且数额较大,经过政府的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还不支付的。

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中,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要认定标准是本罪中“金额较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属于是“数额较大”。而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在规定幅度内确定本地区的具体数额标准并且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如果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且存在以下情形的,则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

1、造成劳动者或者劳动者的被赡养人、被抚养人、被扶养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

2、对追讨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

3、劳动者的追讨行为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如劳动者通过自杀等极端手段吸引社会关注,或者因拖欠多名劳动者工资导致聚众闹事,游行示威等;

4、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本文标签: 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