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别有哪些,日常实践中两者的区分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别有哪些
单位犯罪,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
《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般而言,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只以个人犯罪论处的有以下4种情况:
1.无法人资格的独资、合伙企业犯罪的;
2.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3.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4.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二、日常实践中两者的区分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
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
单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单位决策程序,是它与自然人盗用单位名义或擅自以单位名义进行的犯罪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因而,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可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
同时按照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必须为了单位的利益。
单位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即因犯罪行为所产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对象是本单位或者本单位的多数员工;
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多半为自然人个人所有。
如果不是为了单位利益,而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那么这种情况不应按照单位犯罪处理。
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在单位行贿罪中,因行贿取得的违法犯罪所得归个人所有时,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关于行贿罪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
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所以,打着单位的幌子,利用单位名义,为个人谋取利益的不法行为,当然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
单位只对其在业务范围内或与业务相关的活动范围内的行为负责。
如果行为与单位业务没有任何关系,则不应让单位承担刑事责任。
当然,单位的行为不拘于在登记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之内,也可以超出登记的经营范围,只要是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或者说与单位的人格相关,也可以视为是单位的行为。
但如果与单位的业务活动并无实质的关联,则一般不应视为单位行为。
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在于犯罪动机,如果是为了单位的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还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是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也是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那就是单位犯罪。
反之,属于个人犯罪。
作为职场中人,我们应该多注意区分两者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您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站的其他普法内容,或者也可以咨询律师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