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马骨
名称出处:《食疗本草》
概况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骨骼。
原动物:马Equus caballus orient Noack
历史:本品首载于《食疗本草》,后《纲目》及《中药大辞典》等均收载药用。
余项参见“马宝”条。
药性性味:甘,凉。 ①《别录》:“头骨:微寒。” 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
功效:止邪疟,清热解毒。
主治:头疮、耳疮、阴疮、瘭疽、胆热多眠。 ①《别录》:“头骨:主喜眠,令人不睡。” ②《食疗本草》:“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 ③《日华子本草》:“头骨烧灰,敷头耳疮佳。” ④《纲目》:“止邪症,烧灰和油,敷小儿耳疮、头疮、阴疮、瘭疽有浆如火灼。”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圣惠方》:“治胆热多眠:马头骨灰、铁粉各30g,朱砂15g(研,水飞过),龙脑0.2g。上药同研令匀,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以竹叶温汤下,食后服。”
参考文章
- 含有白马骨的处方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