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

医药知识2023-02-02 20:44:16百科

佩兰

概况

异名:兰草(《本经》),大泽兰(《雷公炮炙论》),香水兰(《开宝本草》),省头草(《唐瑶经验方》),香草(《纲目》),醒头草(《得配本草》),针尾凤(《广东中药》)。

基源:为菊科泽兰属植物佩兰的茎叶。

原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Eupatorium stoechadosmum Hance)

历史:佩兰为较常用中药,古称兰草,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佩兰之名首见于《本草再新》,兰草与泽兰古时曾有混用,《纲目》已指出:“兰草,泽兰一类二种也,俱生水旁下湿处,二月宿根生苗成丛,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生,有细齿,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歧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按《植物名实图考》附图来看古本草所指兰草,确为今之佩兰,与市售商品佩兰原植物相符。泽兰原植物则系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从中医临床应用看,为佩兰芳香化湿,泽兰活血祛瘀,因此佩兰与泽兰不应混淆使用。

《中国药典》1963年以来,历次版本,所?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669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赵嘏謇荚参锒际蔷湛圃罄际糁参锱謇肌M糁参锒嘈牍獷upatorium chinense L.在浙江部分地区及近年北京时有充作佩兰用,(北京此商品系中国南方调入);林泽兰E.lindleyanumDC.在甘肃、山东、湖南及江苏南部一些地方,亦当佩兰使用,历史上江苏曾将其称尖佩兰销往上海;《西藏中草药》所载佩兰,原植物为大麻叶泽兰E.cannabinum L.实际是林泽兰,总之这些同属植物现都应区别应用。

本品曾在西汉马王堆古墓中发现保存完好的瘦果及碎叶残片。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根茎横走,淡红褐色。茎基常弯曲,上部直立,紫褐色,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叶对生,柄长0.7~1cm,茎中部叶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1.5~2.5cm,顶端尖或长渐尖,基部狭,边缘有粗锯齿、3深裂至3全裂,两面光滑,无毛无腺点;茎叶向下或向下渐小。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及枝端组成复伞房花序,径3~6cm;总苞钟状,长6~7mm,总苞片2~3层,覆互状排列,紫红色,背面无毛无腺点,外层的短,卵状披针形,中内层的较长,长椭圆形,长约7mm,顶端钝;每头状花序有花5朵,全为管状,花冠白色或微带红色,无毛无腺点。瘦果长椭圆形,长3~4mm,具5棱,无毛无腺点;冠毛长约5mm,白色。花果期7~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10页.图6234)

生境与分布:野生罕见,栽培居多,野生于路边、灌丛或山沟路旁。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栽种于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用根茎繁殖,春季或秋季将老蔸挖出,取白色粗状根茎作种,截成6~10cm长小段。按行距30~35cm开沟,深5~7cm,以株距12~15cm排放根茎,每亩用种量50kg。栽后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10~13cm时,结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在收割头刀叶后,结合松土除草再行追肥。田间应保持湿润,促使茎叶繁茂。

采集: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除净泥土,阴干或用水洗净,捞出稍润,去根,切段,干燥即成。佩兰主产于河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以江苏产量较大。

鉴别

性状:茎圆柱形,长30~100cm,直径2~5m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明显的节及纵棱线,节间长3~7cm,质脆,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通常3裂,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表面绿褐色或暗绿色,无腺点。气芳香,味微苦。以质嫩、叶多、色绿,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偶见多细胞非腺毛,叶脉上非腺毛较长,由7~8个细胞组成,长120~160μm,基部直径16~20μm,气孔不定式。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非腺毛多,常由3~6个细胞组成,长60~105μm,基部直径14~16μm,部分细胞内含淡棕色物质。(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84页.图79,图80)

理化:取本品碎片10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进行蒸馏。所得挥发油用乙醚提取,脱水,回收乙醚即得挥发油,取挥发油0.1ml溶于1ml石油醚中,点样适量于硅胶G0.4%CMC板上,以对-聚伞花素为对照,己烷为展开剂,展距16.5cm,在紫外灯下(365nm)观察,斑点均显玫瑰红色;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显色,斑点均显蓝色。(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87页.图85)

化学性质

全草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琥珀酸、甘露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蒲公英甾醇酯、棕榈酸蒲公英甾醇酯,全草还含挥发油,其成分有对聚伞花素、乙酸橙花酯(Neryl acetate)、5甲基麝香草醚(5-Methyl thymylether)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18。

本文标签: 佩兰  药性  临床应用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